由 Microsoft 同 IBM 聯手打造的長青格式
Waveform Audio File Format(WAVE)因為用「.wav」的副檔名而更多被大家認做「WAV」,早於 1991 年已經公佈,由當時軟件同硬件最強的兩大品牌 Microsoft 同 IBM 聯手打造,為個人電腦(Personal Computer, PC)而設,早於 PC 普及之前已經「內定」為標準音樂格式,也因此有住根深蒂固的地位,加上規格擁有 1Hz-4.3GHz 的極高取樣、支援 65535 個聲道極強悍設計,讓 WAV 可以經歷二十幾年的音樂格式輪替都依然迄立不倒。
WAV 可算是其中一款最長青的音樂格式,大部分「轉歌」軟件,包括 iTunes、CDex 等轉 CD 都有 WAV 可以揀。
無損高質 vs 體型龐大
而家大家講 Hi-Res 音樂,好多時係 FLAC、ALAC、DSD,不過 WAV 這種古老格式一早就「支援」 Hi-Res。因為 WAV 就是採用 LPCM 的無損方式編碼,24bit/96kHz、24bit/192kHz 等音樂全部都可以通過 WAV 完整重現。當然,無損並不代 Hi-Res,音樂本身是 16bit/44.1kHz 的 CD 質素,在 WAV 格式下仍只是 CD 質素。 WAV 的一個缺點是,除了「無損」之外,也是「無壓縮」,普通一首 16bit/44.1kHz 的音樂已經要成 50MB,而 24bit/192kHz 更加可能要 3 百幾 MB。以前數碼盜版盛行、大家貪「食快餐」,所以 WAV 被 MP3 壓住,到大家追求質素,又有 FLAC 等只有一半大小的無損壓縮新格式出現,難怪 WAV 做唔到數碼音樂格式的主角。
WAV 比起 MP3 等有損壓縮格式的大小可說相當誇張,相差可達 20 倍。
普及、兼容、有限制
不過隨住近年網速提升、硬碟容量暴增,WAV 又多人用返,因為質素高之餘, Windows、Mac OS 系統原生支援、可以直接播放。而且因為 WAV 結構簡單,大部分檔案轉換、CD 轉檔、音樂編輯的軟件都用到,兼容性極之高。不過 WAV 都有其限制,由於建基在 Microsoft 同 IBM 建立的 Resource Interchange File Format(RIFF)架構之下,利用前 44-byte(字節)去標示文件訊息,例如單/雙聲道、取樣頻率、bit-rate 等等,歌手、專輯名等額外資訊就無統一標準,而且無預到位放封面,部分軟件好似 iTunes 可以入 Album Art,不過就要跟返軟件先睇到,唔係跟檔案本身,呢方面就有一定的限制。
WAV 其中一個缺點是歌手、專輯等 metadata 兼容性一般,軟件間未必可以互相讀取,另外亦不支援 album art,iTunes 的 WAV 專輯封面是跟 iTunes 資料庫,其他軟件 show 唔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