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2日 星期二

2020年12月2日 星期三

澳洲之旅 - 2002年1月29日早上悉尼碼頭, 晚上看企鵝

2002年1月29日

天有些黑雲, 但無雨。

悉尼碼頭

一大早便出發到悉尼市中心, 首先去了悉尼碼頭, 然後去悉尼歌劇院逛逛, 中午到悉尼歌劇院對面的公園休息休息。

悉尼歌劇院向悉尼橋那方向拍攝


從悉尼歌劇院拍攝悉尼皇家植物園那方向拍攝

下午將會去菲利浦島(Phillip Island)」看這裡有名的企鵝歸巢遊行(Penguin Parade)。

菲利浦島位於墨爾本東南方140公里左右的地方,如果開車需要2個小時的時間,如果沒有租車的話,唯一的方法就是跟Local Tour啦!

我們報名了。菲利浦島企鵝遊行一日遊」,一般菲利浦島企鵝遊行行程都是中午出發,像我們11:00出發,回到飯店快23:00也很久了,會超累!


下午我們到達菲利浦島,一個面積100平方公里,約莫一個城市大小的地方。

企鵝遊行(Penguin Parade)

人造的企鵝巢穴

來到菲利普島自然公園 (Philip Island Nature Parks) 的遊客中心,刷門票入場後可以提前參觀遊客展廳、在咖啡吧補充能量,然後向海灘出發吧。但在遊客中心內也可以看到企鵝的,中心內有人造的企鵝巢穴,其上有玻璃頂, 之上是遊客中心觀看間,你可以在此偷偷看企鵝而不會騷擾到它們。黃昏將至,建議在企鵝回來前1小時到達沙灘觀景區,中途是小企鵝的棲息地,建有些白色箱子,都是人造的企鵝巢穴,專門給菲利浦島的企鵝居住,小企鵝晚上就是回來這些巢穴。

箱內的企鵝

菲利普島以神仙小企鵝聞名於世,在島西南面的薩摩蘭海灘,棲息著許多世界上最小,身高大約30釐米的神仙小企鵝。

「神仙企鵝🐧(Fairy Penguin)」,又名「小企鵝🐧(Little Penguin)」或「藍企鵝🐧(Blue Penguin)」,本尊超級小,只有40公分高,是全世界體型最小的企鵝種,只有在澳洲跟紐西蘭才看得到,平均壽命七歲,現場看到時當真小的不得了。

每年,都有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慕名來到菲利普島自然公園的觀景台和觀察道上觀看企鵝歸巢大巡遊。但是為了保護企鵝的棲息,自然公園每年只能容納50萬人前來參觀。


企鵝島自然生態保護區(Penguin Parade)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小企鵝保護基地,有大批的野生動物專家從事企鵝的研究和保護工作,現在棲息在菲利普島有超過3萬隻的企鵝。據統計,世界上一共有17種企鵝,全部居住在南半球,而小企鵝是澳洲獨有的品種。

早在千年之前,小企鵝就在菲利普島的沙丘中築巢,每天早出晚歸,即使黑夜伸手不見五指,千年以來他們總是循著固定的路線回到自己的洞穴。小企鵝白天離開小島,游到離岸一、二百公里的深海覓食 ,每當日落黃昏後,一隻只嬌小的企鵝嘴裡銜滿食物從這裡經過,準備回去喂養巢穴中企鵝寶寶。小企鵝那種胖乎乎、憨態可掬的樣子真是可愛極了。不管企鵝何時出海,返回到小島的時間卻像人為計時一樣準確無誤,會在每天太陽落山時回到這裡,形成難得一見的企鵝歸巢奇觀。

不同月份來到菲利浦島可以看到的企鵝行為不一樣:

2、3、4月:換毛
5、6、7月:築巢
8、9、10月:下蛋
11、12、1月:餵養幼獸

看企鵝有分不同的方案,購買行程時就要選好:

菲利浦島一日遊(PI):最普通的、角度比較不好的看台
企鵝🐧歸巢升級版(PIP):我這次報名的,最近距離可以直接看到企鵝從眼前走過的位置
護林員講解之旅(PIGRT):包含護林員講解企鵝🐧生態
 
我這次是選擇升級版(PIP),從比較好的角度欣賞企鵝歸巢,下圖就是我們這次的看台,一開始坐就是選最高處,可以看到企鵝從海裡上岸到走過來的全景,這一幕看夠了,就可以往來時的路過去到最低層,近距離看企鵝列隊回家找寶寶、迷路的場景。

我當年就只是在沙灘上劃了一部份出來給我們坐著看,而且沒有任何光源的,現在不但有觀景台,而且重有「企鵝歸巢地下觀景台 Underground Viewing」,可以體驗RACV最新的地下觀景技術,能容納70名遊客,在舒適的室內環境中,近距離平視企鵝歸巢,體驗企鵝從您身邊走過的奇妙感受。讓您近距離觀賞企鵝歸巢。

企鵝歸巢地下觀景台 Underground Viewing 宣傳短片

黃昏後,工作人員會指引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秩序井然依次坐在海灘邊,等待小企鵝歸巢。企鵝歸巢時不可以用任何攝影器材,包含錄影、照相、手機、閃光燈紀錄企鵝上岸的畫面,因為怕人為光源刺激小企鵝的眼睛,引起小企鵝恐慌,會忘了回家的路、忘了寶寶在哪裡,會大大影響他們生態的。

所以小島這個時候實行燈光管制,沿海邊只設幾盞瓦數極小的白熾燈,一千多米的海邊只有幾盞僅能照見岸邊的小燈泡。 

接著就是漫長的等待,畢竟每天小企鵝上岸的時間都不一樣,他們沒有手錶啊!會有十幾分鐘的誤差。每當黃昏時分, 白天出門覓食的野生小企鵝們, 就會紛紛浮出海面,回到Summerland Beach, 一群接著一群排好隊,搖搖晃晃地走過沙灘, 回到它們在沙丘裡的洞穴中。企鵝歸巢從第一隻小企鵝到達海灘開始共持續約50分鐘。


我們是在1月底前來,其實是水尾了, 如果是旺季時來看, 從第一、兩隻企鵝上岸開始,就會陸續增加到一大群,一隻接一隻從石頭、沙灘一路匍匐前進往看台過來,然後有密集恐懼症的就要小心了,到看台的企鵝數會高達上百隻,有的跑得快、有的走一走還會停下來被後面的撞到,有的還會超車,整個超有趣。

天黑拍攝, 企鵝又不多, 成30分鐘, 都幾悶場
想看企鵝歸巢可以去看介紹短片網頁版




但現在天都黑齊了, 先有企鵝上岸,沙灘沒有光源, 一片灰黑, 企鵝背色也是黑色的, 加上上岸的地方其實離看台很遠,除非眼力超好,不然就會到企鵝接近看台時才看得到,建議如果近視有戴隱形眼鏡一定要帶最好的度數,不然會少了欣賞他從海裡上來時又被捲回海裡的逗趣畫面的機會。

看企鵝看完後,也是集合的時間了,雖然天又凍、企鵝也不多,但真心覺得這是一次非常值得懷念的體驗,以往在水族館雖然可以看到很近距離的企鵝玩耍,但這種真實野生的企鵝從海裡列隊上岸,以及企鵝間的互動、尋找小孩時的徬徨都只有現場才能體會。

PS

墨爾本菲利普島地址:1019 Ventnor Rd, Ventnor, VIC 3922

菲利普島自然公園與維多利亞州政府攜手,共同斥資打造全新的菲利普島遊客中心,現已在2019年開幕。通過先進的環保科技,在增加接待能力、提升服務體驗的同時,還可以釋放出6.7公頃用於打造企鵝棲息地,為小企鵝們提供更多巢穴,幫助它們繁衍生息。未來十年,預計菲利普島國內外遊客數量將上升至少20%,也就意味著越來越多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將來到這裡,觀看企鵝歸巢的生態奇觀。


全新遊客中心將利用生動有趣的科技,為遊客介紹菲利普島上的各大生態保護項目,幫助遊客以饒有趣味的方式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生態知識。遊客中心內一應俱全的餐飲、咖啡廳、休息室也是遊客放鬆休憩的好去處。另外,停車場也在重新建設中,屆時舊的停車場將一併拆除,與全新遊客中心同時亮相,繼續為自駕前往的遊客提供便利服務。

開放時間

企鵝歸巢
每晚日落時分企鵝就會到達海灘。在您參觀遊覽時查閱企鵝歸巢日曆以確定它們什麼時候抵達。我們建議您提前一個小時到。

考拉保育中心
考拉保育中心開放時間如下:
-每天 10:00 am至 5 pm(四月至夏令時結束)
-每天 10:00 am至 5:30 pm(夏令時)
-每天 10:00 am至 6 pm(節禮日至暑假結束)
-聖誕節當天2:00 pm開放

丘吉爾島傳統農莊
丘吉爾島傳統農莊開放時間為每天 10:00 am至 5 pm。聖誕節當天2:00 pm開放。
每日農場活動時間表:
1:00-1:45 pm 馬車遊行(僅學校假期與公共假期開放)
2:10 pm 擠奶牛
2:30 pm 剪羊毛
2:45 pm 馴馬
3:05 pm 馴狗
3:20 pm 剪羊毛
  • 還能見到克萊茲代爾馬、高原牛與羊、以及動物寶寶等。

諾比司中心
夏天:11:00 am至約8:00 pm
秋天:11:00 am至約5:00 pm
冬天:11:00 am至約4:00 pm
春天:11:00 am至約6:00 pm
諾比司中心每天日落前將關閉1小時以保護當地的野生動物。

小藍企鵝開直播啦

原本喜愛小藍企鵝的遊客,可以前去菲利普島自然公園裡的觀景台和觀察道上欣賞企鵝歸巢。但現在由於疫情原因,菲利普島自然公園目前不對外開放。


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小企鵝們 ,從8月25日星期二開始,菲利普島自然公園將在Facebook和YouTube上直播企鵝歸巢大遊行。

直播將於 墨爾本時間下午6點在Phillip Island Nature Parks Facebook頁面上開始,並且每晚都會持續直播。


世界各地的每個人都可以在線收看,還可以實時詢問專業人員關於小企鵝的各種問題,這是世界上第一時間定期進行自然野生動直播的舉措


環境部長Lily D'Ambrosio對小企鵝直播舉措表示道:維多利亞州,將每天自然界中精彩的事情,展示給世界各地無法出門觀看的人們,這真是太神奇了。

毫無疑問,現場直播將使從未見過這些小企鵝的人們感到十分興奮,並在在安全的情況下,可以鼓勵更多的人蔘觀澳大利亞最受歡迎的野生動植物景點。

可以給全球各地無聊的宅家生活,增添一抹大自然的色彩。

2020年12月1日 星期二

澳洲之旅 - 2002年2月4日從悉尼飛去布里斯本

2002年2月4日

整天下雨, 一直下雨, 直到下午六時半我們準備乘飛機去布里斯本(Brisbane)也沒有停。


之後晚上到達布里斯本黃金海岸(Gold Coast)的ANA Hotel, 是李克勤訂的, 聽說是等待了很久, 才等到的優惠房間, 似乎是優惠新婚夫婦的, 但我們三人卻享用了。

房間是雙人的, 所以第三人是偷偷溜進來的, 而且重要有一人是睡在地上的, 不過很值得。房間是很大的, 有廳和衣帽間, 重可以斜望海景。行路去海灘也非常近。

秦始皇陵之兵馬俑坑


秦始皇兵馬俑,又稱秦始皇陵兵馬俑、秦陵兵馬俑、秦兵馬俑,位於中國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西陽村。

秦始皇陵建於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歷時39年,是中國歷史上秦朝皇帝秦始皇的陵墓,也是中國第一個規模宏大、佈局講究且保存完好的帝王陵寢,現存陵冢高76米,陵園佈置仿秦都鹹陽,分內外兩城,內城周長2.5公里,外城周長6.3公里。陵冢位於內城西南,坐西面東,放置棺槨和隨葬器物的地方,為秦始皇陵墓建築群的核心,目前尚未發掘完成。

據目前的考證,兵馬俑坑位於秦始皇陵封土以東約955.5米處,普遍認為兵馬俑位於秦始皇陵的外圍,有戍衛陵寢的含義,是秦始皇陵墓有機組成部分。1987年,秦始皇陵墓及兵馬俑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歷史

人殉是伴隨原始公有制的瓦解而萌芽,至奴隸制建立而盛行的一項殘酷而野蠻的喪葬制度 。人殉最興盛的時代是殷商時期,商代貴族大墓中都有殉人。在安陽殷墟工陵區內,已發掘的十幾座大墓中被生殉、殺殉的多達五千余人。

周王朝吸取了殷商暴政的教訓,強調“明德保民”。周禮的誕生和推行,使得人殉現象得到很大程度的抑制,但並未根絕。到了春秋時期,列國爭霸,時代動盪,人殉復燃。戰國時期,諸侯各國先後廢止了人殉制度。秦獻公元年(前384年),“止從死” ,秦國正式廢止人殉制度。

春秋戰國之際的社會變革促使葬俗發生了變化,出現以俑殉葬,即用陶俑、木俑等來代替人殉。“俑”的本意就是人殉,當人殉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之後,“俑”便成了墓葬中陶塑、石雕、人像的專有名詞。

秦始皇帝

秦兵馬俑就是以俑代人殉葬的典型,也是以俑代人殉葬的頂峰。秦俑之所以在規模、寫實程度上達到如此的高度,除了工匠的智慧之外,還與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皇帝秦始皇的意志分不開。

建築結構



秦始皇兵馬俑陪葬坑坐西向東,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按照它們發現的時間把它們分別定名為兵馬俑一、二、三號坑。最早發現的一號俑坑,呈長方形,坑裡有8000多個兵馬俑,四面有斜坡門道。一號俑坑左右兩側各有一個兵馬俑坑,稱二號坑和三號坑。三個坑的總面積為22,780平方米。


兵馬俑坑是地下坑道式的土木結構建築,即從地面挖一個深約5米的大坑,在坑的中間築起一條條平行的土隔墻。墻的兩邊排列木質立柱,柱上置橫木,橫木和土隔墻上密集地搭蓋棚木,棚木上鋪一層葦席,再覆蓋黃土,從而構成坑頂,坑頂高出當時的地表約2米。

隔梁旁等距離分布著立柱,起加固隔梁的作用

俑坑的底部用青磚墁鋪。坑頂至坑底內部的空間高度為3.2米。陶俑、陶馬放進俑坑後,用立木封堵四周的門道,門道內用夯土填實,於是就形成了一座封閉式的地下建築。

西安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 兵馬俑坑

軍陣


按兵馬俑現有排列形式推算,這三個坑的武士俑可能有7000件,戰車100輛,戰馬100匹。陶佣身材高大,一般在1.8米左右。

一號坑


1974年在秦始皇陵東1千米處,發掘出作為秦始皇陵陪葬墓坑之一的兵馬俑坑。一號坑在南,坑道座西面東,呈長方形,東邊的門當為正門,東西長230米,寬62米,深5米,總面積14,260平方米。為坑道式土木建築結構,東西兩端和南北兩側各有5個斜坡門道,坑道內有10道2.5米寬的夯土隔牆,隔牆上架著粗大的橫樑,再鋪蘆席、細泥和填土。底部以青磚墁鋪。

一號俑坑根據鑽探和試掘,一號俑坑內有:陶俑、陶馬6000件,戰車40餘乘。目前已出土1087件陶俑、8乘木質戰車以及32匹拉車陶馬。

一號俑坑的結構:
  • 四面有環廊環廊內排列著步兵俑圍繞
  • 環廊之內有9條東西向的過洞過洞內相間排列著戰車俑和步兵俑,各長180米,寬3.5米
  • 過洞與過洞之間以土牆相隔

一號坑的發現,緣於1974年3月,兵馬俑面世,當時下和村農民在村南打井,井口剛好開在一號坑的東南角。1974年7月中旬,由陝西省博物館、文管會、臨潼縣文化館聯合組成的考古發掘隊進駐秦俑坑工地。隨著工作範圍的不斷擴大,1976年—1978年,考古隊又增添了考古、保護、照相、修復等方面的人員。一號坑發掘工作全面開展,10多個修復組展開對兵馬俑的大規模修復。


一號坑兵馬俑按實戰軍陣排列。俑坑的東端是一個長廊,站著三排面向東的戰袍武士俑,每排70件,共210件,手持弓弩,他們是一號坑軍陣的前鋒部隊。長廊南邊有一排面向南的武士俑,是右翼;北邊有一排面向北的武士俑,是左翼;

西頭有一列面向西的武士俑,每排68人,前後、左右成行,共計204人,組成方陣的後衛。他們手執弓弩等遠射兵器,擔任整個軍陣的警戒任務。

坑的中間,10道隔牆隔開的11個過洞里排列著38路面向東的縱隊,每路中間都排列有駟馬戰車。陶俑全部身披鎧甲,手執長兵器。他們是一號坑的主力部隊。

一號坑共有27個探方,根據每個探方裏兵馬俑排列的密度推算,全部發掘後可出土兵馬俑6000餘件,其中以步兵居多。

一號坑兵馬俑按實戰軍陣排列。俑坑的東端是一個長廊,站著三排面向東的戰袍武士俑,每排70件,共210件,手持弓駑,他們是一號坑軍陣的前鋒部隊。

二號坑


一號坑是農民打井偶然發現,而二號坑則是考古工作者經過鑽探的科學發現。1976年4—5月間,考古隊在一號坑的東端北側有目的的鑽探工作中,於4月23日又發現了一個有兵馬俑的坑。

1994年3月1日,二號坑保護大廳竣工後,舉行了隆重的二號坑開工典禮,時任國家文物局局長張德勤親臨現場,宣布了二號坑發掘工作的正式開始。為了保證這一重點考古工程的科學化、規範化,國家文物局專門成立了二號坑專家組,以指導考古發掘工作。

俑坑中被大火燒過的鋪地磚

秦始皇二號俑坑呈曲尺形,位於一號坑的東北側20米處和三號坑的東側,東西長124米,南北寬為98米,總面積約為6000平方米。坑內建築與一號坑相同,但布陣更為複雜,兵種更為齊全,是3個坑中最為壯觀的軍陣。它是由騎兵、戰車和步兵(包括弩兵)組成的多兵種混合編組的「左軍」,也是秦兵馬俑坑的精華所在。

二號俑坑目前二號坑的考古發掘工作正在進行中,已發現戰車89乘、陶馬472匹、各類士兵俑937件,青銅兵器數萬件,其中將軍俑、鞍馬俑、跪姿射俑為首次發現。二號坑東、西兩端各有4個斜坡門道,北邊有2個斜坡門道,俑坑坐西面東,正門在東邊。


二號坑佔地面積很大,不過大部份尚未發挖,因為專家們仍在研究如何能好好保存陶俑的原樣,使之不會受到氧化的方法,因此在這裡看到的大多為呈波浪狀的覆土。


坑內布局是由4個單元內的4個不同兵種構成的一個曲尺形軍陣。

第一單元,位於俑坑東端突出的部分,是由334件弩兵俑組成的小方陣。其中包括四周長廊有立式弩兵俑60個,陣心由八路面東的160個蹲跪式弩兵俑組成。弩兵采取陣中張陣的編列,立、跪起伏輪番射擊,以彌弩張緩慢之虞。

第二個單元,位於俑坑的右側,即俑坑的南半部,包括一至八過洞,由64乘戰車組成方陣(車系木質,僅留遺跡)。每列8乘,共有8列。車前駕有真馬大小的陶馬4匹。每乘戰車後一字排列兵俑3個,中為御手拉馬轡,另兩個分別立於車左和車右,手持長柄兵器。

第三單元,位於中部,包括九至十一過洞,由19輛戰車,264個步兵俑和8個騎士俑組成長方形陣,共分3列。每匹馬前立騎士俑一個,一手牽馬韁,一手作拉弓狀。每乘車後除三名車士外,還配有8—36個步兵俑。

第四單元,位於軍陣左側,即俑坑的北半部,包括12至14過洞,108個騎士俑和180匹陶鞍馬俑排成11列橫隊,組成長方形騎兵陣。其中第1、3列為戰車6輛。每匹馬前,立胡服騎士俑一個,右手牽馬,左手拉弓。

二號坑的四個單元中就有三個布有車兵,戰車占到整個軍陣面積的半數以上,證明在秦代車兵仍為作戰的主要力量。木質戰車因為年久已朽,但車轅、輪等卻在泥土中留下了清晰的印跡,車上的銅質構件尚存在。

俑坑內的108件騎兵俑是中國考古史上首次發現的數量眾多的古代騎兵的形象資料,特殊的裝束也與騎兵的戰術特點密切聯繫。秦俑二號坑出土的弓箭手、輕車兵、騎兵俑等,首次展示了2200年前的古代騎兵、輕車兵和弓箭手的形象資料,在古代軍事史的研究方面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二號坑旁有個木梯,梯子旁的洞是一對東漢時期的夫婦合葬墓,也代表東漢時期依然沒人知道兵馬俑的存在,不然應該沒人會想葬在一堆古代土兵之旁吧。

三號坑


三號坑的發現,同二號坑一樣,是考古隊經過鑽探的結果。繼一、二號兵馬俑坑之後,1976年5月11日,又在一號坑西端北側25米處,鑽探發現了一個陪葬坑,根據發現的先後,編號為三號坑。

秦始皇兵馬俑三號坑位於一號坑以北25米的地方,二號坑以西120米,東西長17米左右,南北寬21.4米,面積約為520平方米,整體呈凹字形,由南北廂房和車馬房組成,車馬房中有一輛駟馬戰車及四件兵馬俑,三號坑共可出土兵馬俑68個。

從3號坑的內部布局看,應為一二號坑的指揮部。經專家分析此坑應當是統帥一、二號坑軍陣的指揮部,展示的是古代軍幕的形象,稱為幕府,或軍幕、帷幄,或簡稱幕。坑中的士兵是擔任警衛的衛兵。

發掘情況來看,三號坑是三個坑中唯一一個沒有被大火焚燒過的,所以出土時陶俑身上的彩繪殘存較多,顏色比較鮮艷。雖然此坑未經焚燒,自然坍塌,但坍塌前曾遭到人為的破壞,陶馬、陶俑殘破嚴重。

從位置來看,三號坑位於一、二號坑後部,位置相對隱蔽、安全。


此坑結構較複雜,三號坑從平面佈局上分為北廂房、南廂房、車馬房三個單元各單元出土文物不盡相同,功能各異。東邊有一條長11.2米,寬3.7米的斜坡形門道,直通正面的車馬房,車房的左右兩側各有一南北向長廊,長廊的西邊連接南北廂房,南廂房分為甬道、前室、後室,北廂房呈東西向。

三號坑出土陶俑68件,陶馬4匹,木質戰車遺蹟1乘,兵器34件。這些陶俑的編組排列與一、二號坑不同。一、二號坑內的陶俑都是按作戰隊形排列。三號坑內武士俑所持兵器也與一、二號坑內武士俑不同。後者配備的有長射程的弓弩,近距離格鬥的矛、戈、鉞、劍等,而三號坑內只發現了一種無刃兵器銅殳


北廂房(車馬房左邊)出土有22件武士俑,另外發現殘鹿角1件,動物朽骨一堆。古代作戰前要在軍幕內占卜、祭祀,祈求神靈保佑能打勝仗,古名"禱戰"。鹿角、獸骨應是祭祀的遺物,因此,此廳很可能是戰前占卜、祈禱活動的場所。


南廂房(車馬房右邊)從東向西分為廊房、甬道、正廳和便房。南廂房內有鎧甲武士俑42件,身材魁梧高大,同北廂房陶俑一樣,他們均相向排列。《尉繚子》中記載,"內向所以顧中也",證明這些武士們應該是警衛士兵。南廂房的正廳可能就是當時的議事廳。


青銅殳

三號坑出土兵器大部分為銅殳,共發現30件。這是一種錘擊性的武器,在秦代是一種專門用於儀仗的兵器,《詩經·衛風》中就有"伯也執殳,為王前驅"的詩句。從兵器也可證明三號坑的武士俑是擔任警衛的士兵。車馬房主要出土戰車1輛。這輛戰車級別較高,髹漆彩繪,車上有華蓋。戰車上有陶俑4件,均戴長冠。


秦代一般戰車上有三名乘員,而這輛車古名為"駟乘車",其職責是負責傳達軍令,向敵軍致戰,也可能是指揮官的專用車。但是,三號坑沒有發現最高指揮官,因為秦實行臨戰命將出征的制度。

虎符是調兵遣將的信物,分左、右兩半,右在王,左在將,凡發兵五十必須左、右兩半虎符相合才可出兵,這就是"符合"一詞的出處。由此可見最高統帥應是秦始皇帝。

春秋戰國之前的戰爭,指揮將領往往要身先士卒,衝鋒陷陣,所以他們常常要位於卒伍之前。春秋戰國時期隨著戰爭規模的增大,作戰方式的變化,指揮者的位置開始移至中軍。秦代戰爭將指揮部從中軍中獨立出來,這是軍事戰術發展的一大進步。



指揮部獨立出來研究制訂嚴密的作戰方案,更重要的是指揮將領的人身安全有了進一步的保證。這是古代軍事戰術發展成熟的重要標誌。三號秦坑是世界考古史上發現時代最早的軍事指揮部的形象資料。建築結構,陶俑排列,兵器配備,出土文物都有一定的特色。它提供了研究古代指揮部形制、卜占及出戰儀式,命將制度及依仗服的服飾、裝備等問題的珍貴資料。

四號坑

四號坑位於一號坑的北側,呈南北向的長方形,北邊完整,南半部已被河水沖垮。

坑內沒有隔牆,沒有青磚墁地,沒有木架結構,更沒有出土任何文物,只有回填的泥土。其餘三個坑為東西長,唯獨此坑是南北長。以上各種差異引起不少學者的疑惑。

多數學者認為,這個坑是未建成的四號坑;大概是坑快挖好時,秦末農民軍進攻關中,工程被迫停止。理由是此坑的深度與一、二、三號坑的深度相同。

有學者認為已發現的一號坑為右軍,二號坑為左軍,三號坑為指揮部,唯獨缺少中軍,四號坑即是擬建中的中軍。

也有學者則認為一號坑表現秦軍列陣的情況,二、三號坑表現秦代軍營及幕府的建築結構和格局。古代的作戰隊形多作橫排方陣,由此推論,四號坑該擬建作表現對敵的場面。

兵馬俑坑的建造方法

從一、二、三號坑的情況來看,兵馬俑坑的建造方法,是先按照坑形設計挖成深約5米的土壙,在土壙的四壁鑲築夯牆。土壙的中部築成一條條過洞與過洞之間的隔牆。在坑的四周及隔牆的左右兩邊每隔1.4米立一木柱。

木柱的下端以長方木作地梁,上端承托著縱橫的枋木,從而構成井口枋形的木框架。在木框架及隔牆的上面密排著棚木。棚木的上面依次排列蓆子和黃土,形成坑頂。

坑頂高出原地面約2米。坑的底部以青色條磚鋪地。從磚地到坑頂的內部空間高度為3.2至3.8米。把陶俑、陶馬放進俑坑後,即把四面的門道用立木封堵,使之變成封閉式的地下建築。

網頁名稱: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網址:http://www.bmy.com.cn/
簡介:介紹秦始皇陵及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內的各個展廳和展品

秦始皇陵之銅車馬馬具


兩座珍貴的銅車馬是1980年12月,考古工作者在秦始皇帝陵封土西側20米、距現地表7.8米深的地下,發現了一座平面呈丁字形的大型陪葬坑,從中發掘出土的。


當時,兩乘銅車馬一前一後放置在一個木槨內,因木槨腐朽,上部的填土塌陷,銅車馬出土時均已被壓碎,但車馬構件基本齊全。這是我國考古史上發現最早、體形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青銅車馬。



左面為一號銅車馬,右面為二號銅車馬

這組銅車馬按出土時的前後順序編為一號車和二號車。因為當時青銅器製作工藝方面的侷限,銅車馬並沒有做成當時實用車的大小,而是按照皇帝御用車隊中屬車的形制縮小二分之一。
這兩乘車均為單轅、雙輪、四馬系駕,各有銅御官俑1件,大小皆相當於真實人車的二分之一。


單轅
:車前駕牲畜的一根曲木(下圖)。漢代以後,多為雙轅,即車的兩側分別有一根轅木。我們現在看到的馬車大多是這種類型。

雙輪:兩個車輪。兩輪馬車較四輪馬車有轉向靈活、節省畜力、奔跑速度快等特點,尤其是在泥濘的路上更突顯出兩輪車的優勢(四輪車多見於歐洲,其路況相對平坦是原因之一)。


衡:古時通「橫」,這裏指「橫木」(上圖)。

軛:駕車時擱在牲畜脖頸上的曲木(上圖)。

秦代的車和馬是怎樣連接的?駕車的駟馬(二、六馬匹同理)在行進過程中為什麼既不會靠得太近、也不會相離太遠、能始終保持一定的間距齊駕並驅?

以二號車為例,可見位於中間兩馬之間的「轅(輈)」與橫在其上的「衡」。

中間的兩匹馬稱作服馬,主要用來駕轅;旁邊的兩匹馬協助服馬拉車,稱為驂馬(音同「燦」,意為「駕在車前兩側的馬」)。

由上圖可見,轅與衡都作用於服馬,而未與驂馬相連。


為了使四匹馬各處其位、齊力拉車,銅馬車上安裝有防止驂馬內靠及外逸的專用部件——脅驅與韁繩。

脅驅(上圖 黑箭頭):用以防止驂馬內靠。

韁繩:為防止驂馬外逸,在驂馬的勃頸上套有一根韁繩(上圖),韁繩的另一端系在衡與軛的交接處(上圖 黑箭頭),以防止驂馬過分遠離。

通過上述裝置,驂馬與服馬間能夠始終保持一定的間距,既不會太遠,也不會太近,可以始終並駕齊驅、合力拉車。


節約

逛過不少博物館,經常能看到這種周代的銅管,長得好像家裡水管上的三通。這種管狀物就是口中常說的“節約”。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聽到“節約”這個詞,它的意思就是節制不浪費。但最初的“節約”一詞是作為一種馬具,同其他馬具銜、鑣、當盧、同泡等一樣,商代晚期就已經鑄造成型。

亞形四通節約  陝西  東周時期

在《說文解字》中,節(節)字:竹約也。從竹即聲。子結切。意思是說:節,竹結。字形採用“竹”作邊旁,“即”是聲旁。約(約)字:約,纏束也。從糸,勺聲。意思是說:約,纏繞捆縛,字形採用“糸”作邊旁,採用“勺”作聲旁。總的來說:節約的意思就是節制約束不浪費。那麼,節約怎麼會與馬具扯上關係呢?

其實,馬具“節約”是竹節“節約”的借用,馬具上有很多帶子,有的帶子需要相互交叉扎綁,在扎綁時須在兩條帶子交叉的位置放置一種配件就是“節約”。而把這個“節約”用在交叉處,不但可以減少扎綁的繩節,而且節約了時間。因為“節約”使繩帶更平整,所以不會讓繩節或者金屬在馬的運動中磨壞馬的皮膚。有了節約,馬具中的繩帶就不容易亂起來,互相之間分開,馬跑起來才不會被勒死,從而達到控制馬的目的。

南越王墓出土的熊形銅節約

馬具“節約”它的主要用途是作為頰帶、項帶、咽帶、鼻帶和額帶的連接點。“節約”套在繩帶上時就猶如一個竹節連接主幹枝葉一般,同時會使馬具更結實、耐用。

古代人為了駕馭馬匹要給馬頭帶上馬具,就是後世所說的馬轡頭。節約是一種管狀物,中間可以穿繩子,用來連接絡頭或轡帶。李賀有詩曰:“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金絡腦”就是指的馬頭部戴的銅轡頭。

大家可以仔細看看,秦始皇陵車馬坑出土的一號銅車馬,駕車駿馬的馬頭上戴著的就是“金絡腦”。這裡的節約造型比較美觀,上半部是半球形,下半部為銅托,銅托上有四個銅鈕,其中貫穿著四個銅節,銅節中有兩個榫頭,兩個有卯口,用來和頜革、鼻革、頰革等部位的鏈條連接。

河北滿城漢墓出土的熊形鎏金銅節約

馬車在商周時期是主要的出行工具,因此馬具“節約”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節約有駕馭、控制馬匹的功能,在東周文獻中它就延伸出了控制、節制的意思。到了漢代“節制”的引申義又變化出了“節儉”的意思,從而形成了我們今天所說的“節約”一詞。

洛陽北窯西周墓出土的各種樣式的節約

當盧 (馬當)


當盧,又名鍚,是中國古代馬具的一種,綴於籠頭之上,置於馬額頭中央。質地以銅為主,亦有金質、銀質、骨質等。商代就已經出現,秦漢最為流行,唐宋以後逐漸演變為「面簾」。其起源可能受到面具的影響,由於對馬臉兼備裝飾和防護兩項功能,因而長期流行不衰。

海昏侯國遺址出土漢代銅當盧

最初本只是簡單的幾何圖形,如河南安陽大司空村出土的商代當盧,僅為一銅質圓泡,不加裝飾;到秦漢時期,正面多裝飾花紋,還有鎏金銀等工藝,形狀也逐漸拉長,甚至衍變出馬面形象。

鍚是先秦時代的稱呼,又作鐊。《說文解字》:「鐊,馬頭飾也。」《詩·大雅·韓奕》:「鉤膺鏤錫」。東漢鄭玄箋注此句說:「眉上曰鍚,刻金飾之,今當盧也。」可知漢代已稱之為當盧。唐《慧琳音義》解釋「當盧」的詞源說:「當盧,字宜作顱……言馬面當顱。」指出「盧」字是「顱」的通假字。

印度Nettipattam

印度喀拉拉邦有一種置於大象前額的金屬飾品,稱為「Nettipattam」與當盧有相通之處。

馬銜

一般的馬銜示意圖

馬銜、馬嚼子,俗稱「水勒」,是放置在馬嘴裏的金屬條狀物,在某些情況下也可以由其它材料製成。馬銜並不如大眾所想像的安放在馬的牙齒上,而是掛在前「切」齒之後和後「磨」齒之前的空當之中。這裏通常叫做「bar」。


俗話說一匹馬「用它的牙奪過嚼子」(grab the bit in its teeth)實際上是指馬用自己的嘴唇使勁夾住馬銜而不聽騎手的命令。依據馬銜的設計和騎手的技術,馬銜為騎手提供不同程度的對馬的操控以及他和馬匹之間的交流。因此,馬銜的類型是否滿足馬的需要、是否能夠安裝到位從而正常工作以及是否能夠儘量使馬感覺舒適,都是十分重要的。


馬銜是利用壓力駕馭馬匹,而不是利用痛苦。當然在不正確使用之下,即使是最輕柔的馬銜也能傷害到馬。給馬發出指令只需雙手最輕微的運動。人們應當依靠收放手中的韁繩來給馬指引正確的方向,而不是向某個方向用力強拽馬頭。實際上,絕大部分騎術中的轉向,尤其是在英式騎術中,是通過雙腿和臀部來實現的。一側小腿向某個方向擠壓馬的身體,同時另一側小腿作為支點,並且適量地驅使馬匹前行。改變坐骨和臀部的位置,以及坐骨所施加的壓力,不僅適用於轉向,對於加速和減速都是極為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