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4日 星期二

秦始皇陵

世界各地有許多古蹟可以供遊客參觀,很多都是珍貴的國寶,像是中國的秦始皇陵就是其中之一的世界遺產,但也許多人都好奇,為什麼中國政府,一直遲遲不想開挖整個秦始皇陵的內部,畢竟只要挖開來的話,相信會有更多的文物國寶,出現在世人的眼前!

說到秦始皇陵,相信我們國人是沒有人不知道的,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座規模龐大,設計完善的帝王陵寢。雖然在歷史上也有過幾次盜竊行為,但是都以失敗告終,直到現今依然保存完整,官方也未進行考古發掘,國家也在保護陵墓。

秦始皇陵墓眾所周知是我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的陵墓,始皇帝還未稱“皇帝”之前,在秦王嬴政13歲剛繼承王位沒有親政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修建。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大一統國家-秦朝時皇陵還未完工。

當時的丞相李斯徵集了七八十萬人修了20多年還未完工,即使在秦始皇東巡途中駕崩於邢台沙丘時,陵墓工程還依然建造,此時已修建38年。可見皇陵的工程之浩大。但是秦始皇已經駕崩,必須要完工,在秦二世胡亥即位後又修建了一年才基本完工。

秦始皇陵墓的建造歷時39年,巔峰時期動用勞力80多萬人,才造就現今這一奇跡。而皇陵的浩大和未見“廬山真面目”的情況,引起我們對未知充滿了好奇,結合史料記載和考察探明秦始皇陵墓。皇陵建造其中的一項就讓人震撼不已。

秦始皇陵

內外兩層的墻垣類似長長的“回”字;九座宮門均勻分布在縱橫軸線與內外墻垣的交叉點上……經過數年的考古勘探和發掘,一幅秦始皇帝陵的“規劃圖”漸漸浮現。它呈現出極為壯麗、規整的“城市”結構,並且可能一一對應、描畫著始皇帝理想中的“宇宙”。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考古工作部主任張衛星博士近日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舉辦講座,披露了這些考古成果。帝陵的布局反映了2200多年前秦人怎樣的宇宙觀?未來,考古學家和古天文學家將展開跨學科的合作研究,破解這一謎題。



秦始皇帝陵位於陝西省西安臨潼城區以東5公里處,其地下和地面上各類埋藏、建構之豐富,迄今所知不過冰山一角。圍繞它的眾多典籍記載中,不少牽涉到奇異的天象。特別是陵墓的核心——地宮,《史記》描述為:“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

秦始皇陵呈現了多層環繞的中心結構。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供圖

最新的考古發現表明,以喪葬禮儀為主線,該遺址整體上可劃分成墻垣、門觀、外藏、祔葬、祭祀等九大系統。其中,墻垣、道路、門觀的位置首次得到系統的考古確認,從而準確反映出帝陵規劃的“框架”。

“復原出的規劃圖非常壯觀。”張衛星說,遺址被內外兩層墻垣環繞,外墻墻基寬達7.2米,內墻基礎則更寬,即便殘留的墻體遺存也有3.5米寬,推算城墻高度為7到8米。

此外,秦始皇帝陵的整體結構“極為規整”。“墻垣兩兩對稱;九座宮門嚴格位於軸線處;內城和外城門之間還有闕;道路以墓室為中心,向四個方向發散,並很有可能延伸到城外。”張衛星說,這種類似城市的規劃,印證了“事死如事生”的喪葬傳統。


考古學家繪製的秦始皇帝陵墻垣的模擬圖。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供圖

南倚驪山,北臨渭水,東側是一條人工改造的河流……秦始皇陵的空間營造令人想起“象天法地”的秦都咸陽。張衛星認為,種種跡象表明,帝陵很可能也實踐了某種天下圖式。“它展現的規整形態,包括四方中心、多層環繞的中心結構,和東巡刻石碑文中的六合、四極相呼應,可能映射出秦始皇理想中的宇宙模式。”


考古確認了墻垣、道路、門觀三者的位置,可以準確反映出秦始皇帝陵“四方中心”的結構。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供圖

國家天文台副研究員黎耕補充道,古代中國人認為宇宙萬物是一個整體,天人之間是相互感應的,帝王的行為與政治措施更是如此。因此,在都城規劃與帝王陵寢等重要建築中,也深深蘊含著古人對天的理解。此外,像“圭表測影”這樣的天文測量,是自古以來營造學上的重要方法,也是未來秦陵考古天文學研究所關注的焦點。

俯瞰秦始皇陵的大體布局。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供圖

2009年,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成立,張衛星帶著隊員在100多平方公里的範圍內開始了第四輪考古工作。八年來,他們以1平方公里為一格,在100個“格子”上精細勘探,只為搞清楚陵墓整體的空間和結構。

他提醒說,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的兵馬俑僅僅是這一宏大遺址中的一部分隨葬品,“我們更需要對這個遺存進行整體思考,而不能只有碎片化的研究和認識”。


2016年,BBC參與製作並播出的紀錄片《秦始皇陵的驚天秘密》曾表達了一個觀點:兵馬俑寫實的雕塑風格是受到古希臘雕塑藝術的影響。但張衛星說,尚沒有任何有力的證據表明“秦始皇陵裡有中外交流的痕跡”。


此次考古新發現裡,一批正在修復中的半裸彩陶俑更為驚人地展現了工匠們對於人體結構的理解。“這批半裸彩陶俑的面世,或許會改變中國的雕塑史。”張衛星說。


秦皇陵裡有“萬里江山的縮寫版”,而“萬里江山”中的河流並不是真正的水,因古人認為水銀可以防止腐爛,所以喜歡加入到墓中。而皇陵中河流就是用水銀來展現的。

史學大家司馬遷老先生為人們提供了一個籠統的數字,《史記》記載秦始皇陵: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

從記載中可以看出皇陵中水銀的含量是海量的。在科學家勘探秦始皇陵的時候,發現土壤中的汞含量非常高。就陵墓旁邊的石榴樹的汞含量也非常的高,如不小心食用的話,都會造成難以想象的後果。

這就意味著,秦始皇陵中隱藏著大量的水銀(汞)。秦始皇陵中有大量水銀的說法也得以證實。按照這個概念估計秦陵地下水銀含量可能達到了一百噸。那麼在生產相對落後的古代,怎麼做出那麼多水銀呢?


首先說一下古人是如何製作水銀的,咱們口中所說的水銀是金屬汞的俗稱。

在歷史上水銀還有:白澒、奼女、澒、神膠、元水、鉛精、流珠、元珠、赤汞、砂汞、靈液、活寶、子明等別稱。

因為水銀的外表是銀白閃亮的,和白銀很像,但它又在常溫常壓下呈液態,所以它被古人形象的稱為“水銀”。

但是在自然環境中是很少直接存在有大量的液態水銀,所以古人是不可能從自然界中直接獲得大量液態形勢的水銀。古人獲得液態水銀的方式主要是通過冶煉硃砂等含汞礦石來獲得。

《吳越春秋》記載:闔閭死,葬於國西北名虎丘,穿土為川,積壤為丘,發五都之士十萬人共治千里使象摙土,冢池四周水深丈余,槨三重,傾水銀為池,.....故曰虎丘。


從《吳越春秋》中可以看出,我國至少在春秋時期已經具備了提煉水銀的工藝方法。

並且水銀的煉制方法就很成熟了。但是水銀在古代主要是為了煉制長生不老的丹藥,很多帝王和名士也因此而早早喪命了。東晉時期化學家葛洪提出“丹砂燒之成水銀,積變又還成丹砂”。

我國古代提煉水銀的採用的方法應該是“火法煉汞”,就是在高溫環境下從汞礦石或汞精礦中提取金屬汞的過程。這有點類似我們初中化學時所學的制備蒸餾水的方法。

古人製作水銀的方法有了,但是皇陵中的水銀估算有100噸,而100噸的硃砂是提煉不出100噸的水銀。就以現代化學工藝來看,如果提煉純水銀的話,理論上的最大提煉比率也不過在86%左右。而相信秦始皇時期的比例只會更低。那麼陵墓中的水銀的原料是怎麼得來的呢?


剛開始,秦始皇為了得到足夠的水銀,向全國發出公告要徵集硃砂。但是,硃砂主要分布在巴蜀地帶,所以在這一塊更是多方徵集。而輸送量最多的是巴郡枳縣(重慶涪陵)的一位寡婦,叫懷清。

《史記》中載:“巴寡婦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數世。清,寡婦也,能守其業,用財自衛,不見侵犯。秦皇帝以為貞婦而客之,為築女懷清台。夫裸鄙人牧長,清窮鄉寡婦,禮抗萬乘,名顯天下,豈非以富邪?”

秦始皇需要大量的水銀,而當時四川的巴郡有經營丹砂礦業的大商人寡婦清,據說巴青是四川乃至世界水銀提供商,她年生產水銀100噸以上,有錢到富可敵國。秦始皇剛稱帝不久,巴青就為始皇帝提供了很多資金,還將涪陵丹砂貢獻給了秦始皇。

兩人關係也是很不錯,始皇帝還將寡婦清留在咸陽客居,以頤養天年。寡婦清死後,秦始皇表彰其守貞之節,封其為貞婦,下令在其葬地築“女懷清台”,以昭天下。可見兩人的關係非同一般。也有有些學者推測,秦始皇之所以這樣,主要是看上了寡婦清的龐大丹砂產業。利用丹砂煉制水銀,才能給供給秦陵工程。

除了涪陵的丹砂,其他地方的丹砂礦業也會源源不斷地供應到驪山,比如陝西安康市旬陽縣也出產汞礦,到驪山不足300公里。總之,貨源和運輸都不成問題,秦始皇陵中的巨量水銀也就解決了。那麼那會的水銀是如何保存的呢?

我們也知道水銀是極易揮發的,在0攝氏度的時候就會揮發。而且氣溫越高,揮發越快。所以要想將水銀保護好就需要存放在環境溫度比較低的地方。在現今裝水銀一般用的是塑料容器或者是玻璃容器。

但是在秦朝時期是沒有的,當時的裝水銀的容器應該是玻璃容器的陶器或者是瓷器,為了防止水銀揮發,提取出來的水銀都是放在密閉的罐子中保存,並且存放在環境溫度低的地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