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10月30日 星期二
2012年10月29日 星期一
[保誠] 投資基金表現報告及電子投資專訊 (2012年10月)
2012年10月28日 星期日
Win 8開售 52新機聯手抗衡蘋果
吹風多時的微軟Windows 8視窗平台,周二(23日)於上海揭開全球巡迴發布序幕,26日全球發售。15家廠商齊推52部專為Win 8設計的新機,江東父老齊撐,換上磚塊介面,從今可PC、平板、手機跨平台協作的Win 8,能否扭轉弱勢?Gartner分析指:還看2013下半年。
微軟近年少有區域性的大型發布會,即使Win 7的市策亦非常在地化。早在Win 8推出測試版時,市場已不斷發出噓聲,就連微軟創辦人之一的Paul Allen也摻一腳,抨新磚塊介面與傳統介面大相逕庭,用戶難上手。蓋茨日前則首次發表看法,與CEO Steve Ballmer口徑一致:「帶領微軟進入觸控及低耗能紀元,Win 8事關重要。」令市場對今次發布更期待。
難刺激PC銷量 改谷平板
上海發布會開場前,不斷重複播放一首唱着「喂喂喂喂,等等我呀!」的流行曲,弦外之音似乎是微軟在自我幽默一番。PC銷量跌、平板及手機系統跟不上大隊,在這場硬仗,Win 8雖作為微軟「三屏一雲」的重要策略,但整體收成還是要「放長雙眼」。
上海科技大學的學生即席示範拍照後上載到Win 8分享,並讀取社交媒體信息。介面之間快速無縫切換,是一大賣點。
微軟Windows 8全球巡迴發布,首站上海,現場擠滿各地媒體。
Gartner首席分析師張毅(Matthew)估計:「Win 8推出市場,未必對電腦市場有大影響。」主要原因是PC銷售已被平板侵蝕。近幾季PC貨運量持續下降,Gartner報告顯示,今年第三季全球PC出貨量 為8,750萬台,按年跌8.3%;HP亦預測明年PC銷量下跌25%,故Win 8對今年底的PC銷量刺激輕微。然而,Win 8作為平板可用的操作系統(OS),「可助微軟拓展自己的產品線。」
棄開始列 走進互動新紀元
負責研發視窗系統的微軟全球Windows與Windows Live事業部總裁、人稱「視窗之父」的Steven Sinofsky現身會場。對於外界抨Win 8拿走了最經典的「開始」列,Steven解畫:「早期Windows的設計,是迎合當年沒有智能手機、平板及流動工具的較單一設計,但Win 8最重要的元素,是考慮到未來PC紀元的流動工具及雲端全部接通,以觸控介面(Natural User Interface)互動的主流,是視窗的全新想像。」
「視窗之父」Steven Sinofsky預期Win 8未來用家將以十億計,App潛力不容程式員忽視。
微軟大中華區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賀樂賦同時宣布,有15家中外廠商特別為Win 8設計52款新機,日內將陸續登場。現場設有體驗區,除了展出微軟進軍硬件市場第一擊——平板電腦Surface,HP、聯想、Fujitsu、三星亦展 出不同價格及定位的機種供試玩。賀樂賦指:「Win 8為廠商製造新商機。」
賀樂賦稱,Win 8為手機、平板及電腦廠商製造新商機。
3大問題 看破微軟思維
1. PC銷量跌,Win 8能否令微軟「重振雄風」?
Gartner首席分析師Matthew指,電腦換機周期長達3至5年,Win XP起碼要到2014年才會淘汰;且OEM廠家仍有很多Win 7存貨。故他相信,2013年首半年仍是Win 7為主流,Win 8要等下半年才有收穫。「Win 8用家不會是現存的Win 7用家,而是新的PC用家。」
根據之前的經驗,06年推出的Windows Vista即使惡評如潮,首年每月平均銷量仍錄得1千萬件,09年的Win 7首年每月平均銷量則為2千萬件,再綜合上述的分析,Gartner估計,2013年Win 8的銷量約為2.8億,相比起今年Win 7的3.9億銷量為低。
2. Android難追iOS,Windows Phone又憑甚麼?
微軟最大的挑戰是軟件問題,Matthew試用的Win 8平板,甚至連成熟的Facebook App都未有。「如果應用程式未準備好就推出市場,用家未必受落。」蘋果60萬Apps的程式員最賺錢,Android程式員就用廣告賺開發成本,費時3 年才追貼至42萬Apps。Matthew指,微軟目前雖有9萬Apps,但很多都未完善。有信心的是微軟傳統上擁有不少忠心的程式設計員,需要的是時 間。
等待的是一個雪球效應的時機,微軟香港總經理楊思毅去年接受專訪時就提到,Win 8銷量以億計,市場之大,程式開發員難以忽略。
3. 蘋果早已上岸,微軟推平板Surface是否先機盡失?
在微軟「三屏一雲」的戰略中,推平板是遲早的事,CEO Steve Ballmer本月初明言,未來策略是要學蘋果的盈利模式一樣「軟硬兼施」。
Matthew認為,若用家毋須使用Office處理文書,普通平板已能滿足需求,「蘋果早着先機、Android始終賣得『麻麻 地』,微軟打入平板市場有優勢。」他認為,微軟的戰友如Intel、AMD、HP,曾經失落市場機會,故現在紛磨拳擦掌,站在Win 8陣營。「因HP、Dell及聯想等都擔心蘋果獨大,故施壓微軟,希望它參與遊戲,加強競爭。」
Gartner估計Surface今年出貨量有400萬部,明年將增至1,400萬部,增長達250%。
52款Win 8機 鬥噱頭
Win 8的觸控介面令產品有更大靈活性,新推出的52款產品,有些玩「摺埋」,有些玩「扭腰」,更有玩「分身」的,部部都有噱頭,百花齊放。
聯想IdeaPad Yoga 13
賣點:機身可像玩瑜伽一樣,Laptop「摺埋」變平板
顯示器:IPS多點觸控屏(解像度:1,600x900)
CPU:Core i5或Core i7 Ivy Bridge
相機:720p HD LifeCam
重量:1.54kg(1.7cm厚)
連接埠:USB 2.0、USB 3.0、讀卡器及HDMI輸出
價錢:約1,099美元(約6,900港元)起
Acer W510
賣點:設觸控式屏幕;與鍵盤分拆開後,屏幕可獨立作平板使用
儲存空間:32GB、64GB
顯示器:10.1吋IPS熒幕(解像度:1,366x768)
CPU:2GB記憶體及Intel Atom Z2760雙核處理器
連接埠:microSD讀卡器、microHDMI、microUSB
價錢:32GB版售499.99美元(約3,875港元)起,料11月上市
東芝Satellite U920t系列
賣點:滑蓋式設計,Laptop可變平板
顯示器:12.5吋21︰9顯示屏(解像度:1,792x768)、Gorilla Glass觸控面板
CPU:Core i5-3317U雙核處理器、128GB SSD
相機:附LED燈的後攝鏡頭
連接埠:USB2.0、microSDXC記憶卡插槽、耳機插孔、HD視訊輸出
價錢:未定
轉載自香港經濟日報
2012年10月26日 星期五
Magic-Pro MiniQ 5100流動充電器
由於手持式裝置使用普遍,不少用家隨身也會擁有多於一部裝置,而且更無論在乘車、等車、吃飯、上廁所等均機不離手,因此對電量需求十分頗大,但市場上不少流動充電裝置有一定體積,攜帶甚為不便,但假如只攜帶一包紙巾卻輕鬆得多,為此, Magic-Pro 繼早前推出 7mm 纖薄的 ProMini 4000 系列後,最新推出體積僅如一包紙巾大小的 MiniQ 5100 ,小小體積已能擁有 5100mAh 電量,足夠為 iPhone 5 充兩次以上。
MiniQ 5100 流動充電器外表「的骰」,體積僅 86 x 53 x19 mm ,尤如一包紙巾的大小,重量僅為 120g ,方便隨身攜帶使用。外觀以簡約設計加入弧形修邊,配襯鋼琴面外殼,並提供黑、白兩色選擇,感覺平實簡單帶點時尚味。
勿小覤 MiniQ 5100 「的骰」體積,內裡卻藏 5100mAh 電量的聚合物鋰電池,可足夠為 iPhone 5 充兩次以上之餘,而且設有雙輸出設計,能同時為兩部手持式裝置進行充電,單輸出能達最大 5V / 2.1A 電量,十分方便。同時,其電解質為膠狀除可為充電器塑造細小外形外,也無電解液外漏的問題,可能提供較安全可靠的表現,免除爆炸風險,更內置 PTC 安全智慧晶片,提供過充、過流、過放及短路保護。
據 Magic-Pro 表示,全新 MiniQ 5100 流動充電器即日起已經香港通路市場發售,其建議零售價為港幣 $299 ,用家可於即日起到色 CITISTORE 、 Xplus 、 SOGO 、各大數碼產品及手機用品店選購。
Asus Vivo Tab TF600 平板電腦 10月26日正式上市發售
隨著搭載 Windows 8 作業系統的手持式行動裝置陸續推出市場, ASUS 宣佈將於 10 月 26 日 Windows 8 正式上市後,隨即推出旗下首款搭載 Windows RT 作業系統的「 Vivo Tab TF600 」 。此外, Asus 已獲得 Windows RT 平板電腦開發資格,並將於美國假日購物季配合美國電訊供應商 AT&T 推出 4G 版 Windows RT 平板電腦。
Asus 近年投放大量資源開發手持式行動裝置,表現積極,除變形系列平板電腦令用家改變對平板電腦的傳統印象外,早前更發佈第一款搭載 Windows 8 RT 作業系統的 Vivo Tab TF600 平板電腦,並支援 4G LTE 高速網絡傳輸,令用家可率先以高速傳輸網絡使用最新作業系統。
這次是 Asus 繼與歐洲電訊供應商 Vodafone 合作後, Asus 再次與國際級的電訊供應商合作,公開宣佈時成為美國消費市場的關注焦點。並反映出 Asus 正為加強在平板市場上的佔有率,積極搶攻美國消費市場,並期許在國際市場開創嶄新局面。
價格方面,由於 Win8 平板因需交付 Microsoft US$70 ~ 90 的軟體授權費,使其售價一直高企,據了解, Acer 早前已宣佈 11.6 吋的高階 Win8 平板 Iconia W700 售價以 US$799 起跳, Lenovo 10.1 吋平板的 ThinkPad Tablet 2 也定價在 US$799 ,而 這次由 Asus 推出的 Vivo Tab TF600 訂價則僅為 US$599 起,競爭力不俗。
預期隨著 Windows 8 正式上市,搭載 Windows 8 作業系統的手持式行動裝置將百花齊放,但另一方面,據市場分析認為,將於 10 月中旬發佈的 iPad Mini 在年底正式加入戰場後,勢必令 Win8 產品的市場分額產生阻力。
2012年10月25日 星期四
超高清360空中全景圖庫AirPano
有關全景圖的網站和新聞我也看過很多,但看了今天這個網站,之前的都不算是什麼了——這個叫AirPano的網站,能夠讓以360度在世界各大城市的空中,以超高清的視覺去觀看全城!先看一看下面香港的示範片段,你就知道所言非虛:
畫質精細得無可挑剔,很厲害!而且拍攝地點不止一個!AirPano是由一班俄羅斯(富豪)攝影師及全景攝影愛好者所組成的非商業性組織,成立在2010年,總部在莫斯科。
在世界各地空中拍攝全景360高清圖後,他們的團隊會製成一個個3D虛擬旅遊特輯。
一般情形下,他們都是使用遙控直升機從上空拍攝,但時亦會使用小型飛機、直升機、飛艇、熱氣球來協助拍攝工作,拍攝時更會使用不同鏡頭!
由古蹟如埃及金字塔、祕魯納斯卡線,到自然奇觀喜馬拉雅山聖母峰、南美伊瓜蘇瀑布、澳洲大洋路十二使徒岩等,還是各個國際大都會紐約、多倫多、杜拜、曼谷、雪梨、香港,都被「AirPano」都用高解析度相片完美呈現。
而就連馬爾地夫的海底生態、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的街頭探戈,也成為360度全景攝影的主題,當然,這群全景攝影愛好者也沒忘了家鄉俄羅斯,首都莫斯科的全景照片,算是網站目前拍攝密度最高的城市了。
現時已有70多個世界景點被拍攝。這些地方就算你去過,也不見得能從高空的角度俯視它們吧?攝影團隊表示會陸續造訪新景點,將我們星球上最有趣的地方一一虛擬3D化。
但團隊最有名的作品,不是風景照,原來是早前拍攝的莫斯科抗議示威的照片。相片被世界各地的媒體採用。當日成千上萬的俄羅斯人聚集到莫斯科Bolotnaya廣場抗議選舉舞弊,AirPano派出了一個遠端控制的無人機去拍攝大規模示威人群聚集的場景。
網站使用的是六角無人機(Hexacopter)進行拍攝,並使用標準的無線電遙控器控制。拍攝過程是一人負責控制飛行器,攝影師控制攝像機,告訴我往那裏飛。我們每個小組都培訓一個發射器和攝像機,從而讓攝影師從監視器中看到攝影機即時拍攝的內容。
如果飛行一切順利的話,團隊領袖扮演攝影師的角色。如果有意外發生,攝影師會前往協助。飛行器也試過墜毀,主要原因是飛行器由於電池耗盡而墜毀,真是心痛死了。
這種不用花一毛,在家中動動滑鼠就可以欣賞到絕美世界奇觀的方法會不會取代傳統的旅行?但對筆者來說,旅遊最每要還是旅程上遇到的美食和人們,這些網站會成為筆者去旅行的強大動力,為下次旅遊好好儲錢。
02瑞士阿爾卑斯山
03尼泊爾喜瑪拉雅
04霧中金門橋
05莫斯科克里姆林宮之夜
06南非好望角
07維多利亞大瀑布
08科羅拉多馬蹄灣河
09天使瀑布 Venezuela Surroundings of Angel Falls
10馬爾代夫之夜 Maldives at night, the island of Reethi rah
11美國拉斯維加斯 Nevada
03尼泊爾喜瑪拉雅
04霧中金門橋
05莫斯科克里姆林宮之夜
06南非好望角
07維多利亞大瀑布
08科羅拉多馬蹄灣河
09天使瀑布 Venezuela Surroundings of Angel Falls
10馬爾代夫之夜 Maldives at night, the island of Reethi rah
11美國拉斯維加斯 Nevada
2012年10月24日 星期三
行動式記憶預期2013 年將更進一步提升至 24%
隨著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等行動裝置出貨持續成長,因而帶動行動式記憶需求,記憶體產業中的總產出比重也從 2010 年的 11% 逐年提升,其中據市場調查機構 DRAMeXchange 最新發表的市況報告指出,預期 2012 年行動式記憶體的產出比重將提升 21% , 2013 年將更進一步提升至 24% ,展望 2013 年 LPDDR2 出貨量可達行動式記憶體整體出貨量的 70% 或以上,同時 LPDDR3 將於 2013 年登場,並開始應用在高階產品之中。
據 DRAMeXchange 表示,隨著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興起,行動式記憶需求持續提升, LPDDR2 價格已追平 LPDDR1 ,加上 SoC 規格不斷提升,主流智慧型手機將以雙核與四核心為主,因此需要搭配 LPDDR2 以上的規格才能發揮最佳的運算效能,令 LPDDR2 需求大增,預期至明年 LPDDR2 將佔整體行動式記憶體產量的 70% 或以上,同時 LPDDR1 的需求將會逐步下滑。
另一方面, 2013 年 LPDDR3 也會嶄露頭角,不過據分析指出高階的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及 Ultrabook 機種雖然可導入 LPDDR3 作為記憶體配備,但僅依賴高階機種將未會為 LPDDR3 提供強大需求動力,而且 LPDDR3 與 LPDDR2 將有一定差距,因此 2013 年 LPDDR2 仍然會穩居行動式記憶體市場主流,而 LPDDR3 要取代 LPDDR2 成主流最快也要 2014 年。
目前市場上提供 LPDDR2 記憶體顆粒的製造商主要有四家,包括業界龍頭 Samsung ,其他分別為 SK Hynix 、 Elpida 和 Micron ,其中 Samsung 行動式記憶體產品製程除了 LPDDR1 以外,其餘均已轉進至 35nm 製程, SK Hynix 主流製程則為 38nm ,而 Elpida 和 Micron 在 LPDDR2 製程中均採用 30nm 各家廠商在單顆粒產出的效率與技術不相伯仲,而且對於 2x nm 製程進度較為保守,預期 2013 年上半年 3x nm 仍然會是主流生產技術,而上述四家主要行動式記憶體供應商的 LPDDR2 mono die 在 2013 年主流的單位容量顆粒應是 4Gb ,成品容量的搭配上預計也大同小異。
綜合目前記憶體市場勢態發展,據 DRAMeXchange 指出, 2013 年的行動式記憶體市場雖然有智慧型手機與各種行動裝置帶來穩定的成長,但在標準型記憶體的產能大舉轉向至行動式記憶體的情況下,行動式記憶體產能將會大增,也對供需平衡造成一定考驗,會否出現供過於求情況將於下年每季行動式記憶體的價格降幅上反映出來,在目前技術上差距不大下,獲利關鍵在於精確掌握生產成本、提高生產良率以及善用多樣化的產品組合,預期行動式記憶體市場競爭十分激烈。
據 DRAMeXchange 表示,隨著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興起,行動式記憶需求持續提升, LPDDR2 價格已追平 LPDDR1 ,加上 SoC 規格不斷提升,主流智慧型手機將以雙核與四核心為主,因此需要搭配 LPDDR2 以上的規格才能發揮最佳的運算效能,令 LPDDR2 需求大增,預期至明年 LPDDR2 將佔整體行動式記憶體產量的 70% 或以上,同時 LPDDR1 的需求將會逐步下滑。
另一方面, 2013 年 LPDDR3 也會嶄露頭角,不過據分析指出高階的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及 Ultrabook 機種雖然可導入 LPDDR3 作為記憶體配備,但僅依賴高階機種將未會為 LPDDR3 提供強大需求動力,而且 LPDDR3 與 LPDDR2 將有一定差距,因此 2013 年 LPDDR2 仍然會穩居行動式記憶體市場主流,而 LPDDR3 要取代 LPDDR2 成主流最快也要 2014 年。
目前市場上提供 LPDDR2 記憶體顆粒的製造商主要有四家,包括業界龍頭 Samsung ,其他分別為 SK Hynix 、 Elpida 和 Micron ,其中 Samsung 行動式記憶體產品製程除了 LPDDR1 以外,其餘均已轉進至 35nm 製程, SK Hynix 主流製程則為 38nm ,而 Elpida 和 Micron 在 LPDDR2 製程中均採用 30nm 各家廠商在單顆粒產出的效率與技術不相伯仲,而且對於 2x nm 製程進度較為保守,預期 2013 年上半年 3x nm 仍然會是主流生產技術,而上述四家主要行動式記憶體供應商的 LPDDR2 mono die 在 2013 年主流的單位容量顆粒應是 4Gb ,成品容量的搭配上預計也大同小異。
綜合目前記憶體市場勢態發展,據 DRAMeXchange 指出, 2013 年的行動式記憶體市場雖然有智慧型手機與各種行動裝置帶來穩定的成長,但在標準型記憶體的產能大舉轉向至行動式記憶體的情況下,行動式記憶體產能將會大增,也對供需平衡造成一定考驗,會否出現供過於求情況將於下年每季行動式記憶體的價格降幅上反映出來,在目前技術上差距不大下,獲利關鍵在於精確掌握生產成本、提高生產良率以及善用多樣化的產品組合,預期行動式記憶體市場競爭十分激烈。
2012年10月23日 星期二
DeepCool NepTwin雙塔式散熱器
針對高階處理器發熱量對散熱有更高要求, DeepCool 最新推出全新 NepTwin 雙高塔式處理器散熱器,內建 6 條純銅 Heatpipe 導熱管,並配備兩把 12cm 風扇將處理器熱力迅速帶走,可完全支援 150W TDP 的處理器,為系統提供穩定表現。
DeepCool NepTwin 雙高塔式處理器散熱器採用經過鍍鎳處理的兩組塔式散熱鰭片群設計,精密平均地以非對稱組合排列,能減少更多風阻,提升空氣對流效率,再由 6 條高性能純銅導熱管分佈貫穿,提供強力散熱效能,而且散熱器經鏡面拋光設計,導熱與 CPU 緊密接觸,進而提升散熱表現。
同時,散熱器配備兩把 12cm 風扇,最高風流量達 55.5CFM ,其中一把採用 Hydro-bearing 軸承溫控風扇,每分鐘轉速可達 900 ~ 1600RMP ,噪音只維持 17.8 ~ 21dBA ,另一把採用 Hydro-bearing 軸承風扇,每分鐘可達 1600RMP ,噪音只維持 21dBA 。
散熱器平台兼容性強,可支援 LGA2011 、 LGA1366 、 1156 、 1155 及 775 等主流 Intel 平台,也支援 AMD FM1 、 AM3+ 、 AM3 、 AM2+ 和 AM2 等平台。此外,為了讓主機板在散熱風扇方面更有彈性,隨盒附送 1 變 4 風扇集線器,最多可同時支持 4 個 PWM 風扇,並支援多功能智慧調速,而且相容風扇 3PIN 與 4PIN 介面,即日起於香港通路市場發售,其建議零售價為港幣 $429 ,提供 3 年保固服務。
DeepCool NepTwin 雙高塔式處理器散熱器採用經過鍍鎳處理的兩組塔式散熱鰭片群設計,精密平均地以非對稱組合排列,能減少更多風阻,提升空氣對流效率,再由 6 條高性能純銅導熱管分佈貫穿,提供強力散熱效能,而且散熱器經鏡面拋光設計,導熱與 CPU 緊密接觸,進而提升散熱表現。
同時,散熱器配備兩把 12cm 風扇,最高風流量達 55.5CFM ,其中一把採用 Hydro-bearing 軸承溫控風扇,每分鐘轉速可達 900 ~ 1600RMP ,噪音只維持 17.8 ~ 21dBA ,另一把採用 Hydro-bearing 軸承風扇,每分鐘可達 1600RMP ,噪音只維持 21dBA 。
散熱器平台兼容性強,可支援 LGA2011 、 LGA1366 、 1156 、 1155 及 775 等主流 Intel 平台,也支援 AMD FM1 、 AM3+ 、 AM3 、 AM2+ 和 AM2 等平台。此外,為了讓主機板在散熱風扇方面更有彈性,隨盒附送 1 變 4 風扇集線器,最多可同時支持 4 個 PWM 風扇,並支援多功能智慧調速,而且相容風扇 3PIN 與 4PIN 介面,即日起於香港通路市場發售,其建議零售價為港幣 $429 ,提供 3 年保固服務。
用「稍後閱讀」過濾資訊洪水的五種層次與六個方法
「稍後閱讀」這個工具、觀念與方法對於數位資訊管理的重要性。
如果從字面上簡單去理解,那麼稍後閱讀就是說把目前看到的資訊運用某個方法先儲存起來,等到之後再去閱讀;會需要這麼做,有可能是當下的資訊太多,於是選擇把重點先存下來,或是把看不完的做個書籤,讓現在消化不了的東西,以後有時間時可以再反芻。
但是,如果你把「稍後閱讀」這件事情解釋得太廣泛,會導致「好像什麼資訊都可以稍後閱讀」,於是等到你發現自己儲存一大堆Read it later後,結果就是看著另外一個無能為力的資料庫,最後放棄閱讀。
因此我們必須更嚴謹定義自己的稍後閱讀層次,練習養成一些方法,讓稍後閱讀這個動作可以有效率的發揮資訊管理、知識吸收的用途。
我們面對資訊洪流,首先要做的是找出自己的重點,而常被嗤之以鼻的網路閱讀行為:「跳躍式閱讀」,其實正是抓重點的好方法。
當然,你可能一開始無法很快很準確的抓出重點,而我覺得這是因為你讀得還不夠多、不夠廣,以及你還不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麼,這些都是需要更多的閱讀來磨練的經驗。
可能閱讀就是自己感覺這些資訊好像有用,很順手的收藏到各個分類的服務和工具裡,想說自己以後「好像可能」會去看,但絕大多數最後都只是到此為止。
不過,我可不是說這樣沒用喔!這其實也是一種有用的閱讀層次。
我也會很隨手的把任何覺得可能有用的資訊打星、收藏,以後有機會就看看,沒機會或忘記了也就算了,這只是一個「以防萬一」的動作,因為很多資訊看過後如果沒有做個標記,短時間內忽然想到時要找回來就很麻煩,所以標記一下可能閱讀,方便自己短時間內再次想到時有個回頭找的空間。
網路上的資訊有不同的主題類型,而你的需求也同樣非常多元,那麼當你在上網面對這些資訊時,你覺得混在一起有效率?還是隔離區分有效率?我想應該是後者更有效率吧!
在瀏覽網路資訊的當下,應該善用方法隨時「區隔」自己的閱讀內容,該認真工作時把社群內容隔離開來,當專心找購物資訊時把一般新聞閱讀隔開。
透過隔離閱讀、分類閱讀,可以讓我們在瀏覽網路的當下更加集中、更加明晰,更不會因為跳開目前閱讀段落後就再也回不去。
這時候瀏覽器本身內建的同步功能就派上用場了。
我自己的作法是,把目前做到一半的網頁存入書籤,直接同步到另外一台電腦上,就可以轉換位置繼續工作了。像是在Firefox中,我就利用「TooManyTabs」這樣的工具來完成未完待續的閱讀工作。
那麼什麼是我說的「真稍後閱讀」呢?我自己的定義是,那些我會想要從第一個字看到最後的文章,我會想要認真去思考作者想法的文章,因為這些文章必須要「認真的讀」,所以才有設置成「真稍後閱讀」的價值。
所以真正的稍後閱讀,不是保留素材、不是沒有時間讀、不是資訊分類,真正的稍後閱讀就是為了認真閱讀而執行的行動。
這樣行動的目的,是為了之後可以讓自己享受閱讀這件事情,並且從五花八門的資訊裡,享受獲得知識、經驗與思想衝擊的樂趣。
這是在快速閱讀的資訊洪流裡,我保留的最後一小塊不被洪水淹沒的淨土。而區隔出層次後,只有屬於這個層次的內容,我才會放入Instapaper中。
然後這時候我們應該又會過濾掉一半的內容,最後只有哪些你真心想讀的才會留下來。
不要怕遺漏,因為認真讀完一篇文章就是一次成長,你永遠都只是在收穫,而不是在減損。更何況,你一定也無法把所有稍後閱讀全部認真讀完,這是人之常情,所以沒必要擔心遺漏。
這個目標可以是長期的,例如我一直都很關注所有數位工作應用的思想。這個目標也可以是短期的,例如我最近特別關注針對Apple產品設計的詮釋。
但無論如何,你一定要給自己訂立閱讀目標,這就像是你給自己安排一學期的課程,然後你才能知道要挑哪些東西出來稍後閱讀,並且可以從稍後閱讀裡有計劃的成長。
所以我建議「快速閱讀」和「真稍後閱讀」這兩種閱讀模式,應該安排在不同的時間進行,千萬不要混在一起。
當我讀Google Reader時,一定是「快速閱讀」模式,這時的目標是整理素材、抓出重點。然後只有其中極少數的關鍵內容被我抓出來放入Instapaper中「稍後閱讀」。
最後,在你的一天裡,選擇一段專門用來處理「稍後閱讀」的時間,可能是睡覺前?可能是早上起床時?可能是長程通勤中間?都可以,但你需要一段比較完整的時間,來好好讀、好好思考這些放入稍後閱讀的內容。
最明顯的例子,就像Evernote可不可以儲存稍後閱讀?當然可以!但我不會這麼做,因為如果把稍後閱讀、筆記儲存、資料庫管理全部混在一起,這樣的「空間感」會容易讓人錯亂,而無法達到最佳體驗,簡單的說,就是會很沒fu。
而且在儲存稍後閱讀時,一定要想清楚這是你要「認真讀」的內容,而不是要「儲存當做資料庫」的內容,這是兩回事。
我自己的流程是,我先把想要認真讀的內容放入「稍後閱讀(Instapaper)」,等到真正閱讀完後,覺得有需要儲存的資料,再轉存到「資料專用(Evernote)」中。
一個專門的「稍後閱讀」空間,比較容易讓人真正花時間去讀。
包含了易讀的文字排版,適合的閱讀時間,以及恰當的閱讀裝置。
像是Instapaper、Read it Later這兩大稍後閱讀服務,都提供了良好的內容排版,以及可以適用於各種電腦平台和行動裝置,讓我們能彈性的隨時處理這兩大服務的內容。
放入稍後閱讀的文章不需要分類、不需要管理,就是一份簡單的清單,然後你可以一篇一篇的消化即可,用最少的動作,沒有多餘干擾的專注在閱讀之上。
稍後閱讀就像是你最單純的待辦事項清單,讀完一篇文章就是完成一件工作,看著工作慢慢消除也是很有成就感的。
而如果能夠在廣義的稍後閱讀中,更仔細的分辨處理可能閱讀、隔離閱讀、未完待續和真正稍後閱讀的不同,那麼我們就更不容易被資訊搞亂與打敗。
並且更能抓住對自己來說最重要的內容。
如果從字面上簡單去理解,那麼稍後閱讀就是說把目前看到的資訊運用某個方法先儲存起來,等到之後再去閱讀;會需要這麼做,有可能是當下的資訊太多,於是選擇把重點先存下來,或是把看不完的做個書籤,讓現在消化不了的東西,以後有時間時可以再反芻。
但是,如果你把「稍後閱讀」這件事情解釋得太廣泛,會導致「好像什麼資訊都可以稍後閱讀」,於是等到你發現自己儲存一大堆Read it later後,結果就是看著另外一個無能為力的資料庫,最後放棄閱讀。
因此我們必須更嚴謹定義自己的稍後閱讀層次,練習養成一些方法,讓稍後閱讀這個動作可以有效率的發揮資訊管理、知識吸收的用途。
面對資訊洪流的五種閱讀層次:
「稍後閱讀」可以給予其很嚴謹的定義,讓自己在上網瀏覽資料時,以正確有效的不同閱讀層次,去處理你一生都處理不完的網路資訊,而這時候「稍後閱讀」在這些閱讀層次裡其實正是處於金字塔最頂端。- 01.快速閱讀
我們面對資訊洪流,首先要做的是找出自己的重點,而常被嗤之以鼻的網路閱讀行為:「跳躍式閱讀」,其實正是抓重點的好方法。
當然,你可能一開始無法很快很準確的抓出重點,而我覺得這是因為你讀得還不夠多、不夠廣,以及你還不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麼,這些都是需要更多的閱讀來磨練的經驗。
- 02.可能閱讀
可能閱讀就是自己感覺這些資訊好像有用,很順手的收藏到各個分類的服務和工具裡,想說自己以後「好像可能」會去看,但絕大多數最後都只是到此為止。
不過,我可不是說這樣沒用喔!這其實也是一種有用的閱讀層次。
我也會很隨手的把任何覺得可能有用的資訊打星、收藏,以後有機會就看看,沒機會或忘記了也就算了,這只是一個「以防萬一」的動作,因為很多資訊看過後如果沒有做個標記,短時間內忽然想到時要找回來就很麻煩,所以標記一下可能閱讀,方便自己短時間內再次想到時有個回頭找的空間。
- 03.隔離閱讀
網路上的資訊有不同的主題類型,而你的需求也同樣非常多元,那麼當你在上網面對這些資訊時,你覺得混在一起有效率?還是隔離區分有效率?我想應該是後者更有效率吧!
在瀏覽網路資訊的當下,應該善用方法隨時「區隔」自己的閱讀內容,該認真工作時把社群內容隔離開來,當專心找購物資訊時把一般新聞閱讀隔開。
透過隔離閱讀、分類閱讀,可以讓我們在瀏覽網路的當下更加集中、更加明晰,更不會因為跳開目前閱讀段落後就再也回不去。
- 04.未完待續
這時候瀏覽器本身內建的同步功能就派上用場了。
我自己的作法是,把目前做到一半的網頁存入書籤,直接同步到另外一台電腦上,就可以轉換位置繼續工作了。像是在Firefox中,我就利用「TooManyTabs」這樣的工具來完成未完待續的閱讀工作。
- 05.「真」稍後閱讀
那麼什麼是我說的「真稍後閱讀」呢?我自己的定義是,那些我會想要從第一個字看到最後的文章,我會想要認真去思考作者想法的文章,因為這些文章必須要「認真的讀」,所以才有設置成「真稍後閱讀」的價值。
所以真正的稍後閱讀,不是保留素材、不是沒有時間讀、不是資訊分類,真正的稍後閱讀就是為了認真閱讀而執行的行動。
這樣行動的目的,是為了之後可以讓自己享受閱讀這件事情,並且從五花八門的資訊裡,享受獲得知識、經驗與思想衝擊的樂趣。
這是在快速閱讀的資訊洪流裡,我保留的最後一小塊不被洪水淹沒的淨土。而區隔出層次後,只有屬於這個層次的內容,我才會放入Instapaper中。
善用稍後閱讀的六個方法:
接續前面歸結的「真稍後閱讀」層次,不管你是否跟我一樣使用「Instapaper」,或是任何你覺得可以當做稍後閱讀的工具,其實我覺得都沒差,更重要的是,有哪些更具體的方法能讓我們有效的把稍後閱讀變成有用的功能呢?- 01.盡量不要稍後閱讀
然後這時候我們應該又會過濾掉一半的內容,最後只有哪些你真心想讀的才會留下來。
不要怕遺漏,因為認真讀完一篇文章就是一次成長,你永遠都只是在收穫,而不是在減損。更何況,你一定也無法把所有稍後閱讀全部認真讀完,這是人之常情,所以沒必要擔心遺漏。
- 02.給自己一個短期、長期的閱讀目標
這個目標可以是長期的,例如我一直都很關注所有數位工作應用的思想。這個目標也可以是短期的,例如我最近特別關注針對Apple產品設計的詮釋。
但無論如何,你一定要給自己訂立閱讀目標,這就像是你給自己安排一學期的課程,然後你才能知道要挑哪些東西出來稍後閱讀,並且可以從稍後閱讀裡有計劃的成長。
- 03.區隔「快速閱讀」與「稍後閱讀」的不同
所以我建議「快速閱讀」和「真稍後閱讀」這兩種閱讀模式,應該安排在不同的時間進行,千萬不要混在一起。
當我讀Google Reader時,一定是「快速閱讀」模式,這時的目標是整理素材、抓出重點。然後只有其中極少數的關鍵內容被我抓出來放入Instapaper中「稍後閱讀」。
最後,在你的一天裡,選擇一段專門用來處理「稍後閱讀」的時間,可能是睡覺前?可能是早上起床時?可能是長程通勤中間?都可以,但你需要一段比較完整的時間,來好好讀、好好思考這些放入稍後閱讀的內容。
- 04.區隔「閱讀專用」與「資料專用」工具
最明顯的例子,就像Evernote可不可以儲存稍後閱讀?當然可以!但我不會這麼做,因為如果把稍後閱讀、筆記儲存、資料庫管理全部混在一起,這樣的「空間感」會容易讓人錯亂,而無法達到最佳體驗,簡單的說,就是會很沒fu。
而且在儲存稍後閱讀時,一定要想清楚這是你要「認真讀」的內容,而不是要「儲存當做資料庫」的內容,這是兩回事。
我自己的流程是,我先把想要認真讀的內容放入「稍後閱讀(Instapaper)」,等到真正閱讀完後,覺得有需要儲存的資料,再轉存到「資料專用(Evernote)」中。
一個專門的「稍後閱讀」空間,比較容易讓人真正花時間去讀。
- 05.舒適的介面體驗
包含了易讀的文字排版,適合的閱讀時間,以及恰當的閱讀裝置。
像是Instapaper、Read it Later這兩大稍後閱讀服務,都提供了良好的內容排版,以及可以適用於各種電腦平台和行動裝置,讓我們能彈性的隨時處理這兩大服務的內容。
- 06.單純化
放入稍後閱讀的文章不需要分類、不需要管理,就是一份簡單的清單,然後你可以一篇一篇的消化即可,用最少的動作,沒有多餘干擾的專注在閱讀之上。
稍後閱讀就像是你最單純的待辦事項清單,讀完一篇文章就是完成一件工作,看著工作慢慢消除也是很有成就感的。
- 小結:
而如果能夠在廣義的稍後閱讀中,更仔細的分辨處理可能閱讀、隔離閱讀、未完待續和真正稍後閱讀的不同,那麼我們就更不容易被資訊搞亂與打敗。
並且更能抓住對自己來說最重要的內容。
DRAM產業2013年走向非標準型記憶體
隨著 PC 市場縮減,另一方面智慧型手機及平板電腦興起,加上雲端運算需求增加, DRAM 廠商為提升營利,標準型記憶體產出比例呈現逐年減少,並將產能轉移至毛利較高的伺服器記憶體及行動式記憶體。據市場調查機構 DRAMeXchange 表示, 2013 年伺服 器記憶體及行動式記憶體總產出比重將超過四成,高過於標準型記憶體的位元產出量,正式成為供應主流。
目前 PC DRAM 供過於求嚴重,價格自今年七月起持續下探,甚至已跌過成本價,雖然 DRAM 產業已經逐漸往寡佔市場發展,但為了維持產能利用率,仍以 生產標準型記憶體為多數,因此價格難以回升,令廠商營利受到影響。相反,伺服器記憶體因雲端市場需要大增,而行動記憶體又受惠智慧型手機及平板電腦興起,使其需要上升,同時由於供應不如標準型記憶體般過量,毛利也較高,因此不少一線廠商已紛紛提升 伺服器記憶體及行動式記憶體產能比重。
目前,三星半導體於伺服器記憶體中穩佔 60% 市佔率,韓商 SK Hynix 與美系廠商美光半導體分別於市佔率中排行二、三位,不少廠商也正積極準備加入市場,預期未來供應將會大幅提升。自今年下半年起,受惠於 4Gb 顆粒逐漸轉趨成熟, 8GB 模組正式成為供貨主流,底前可望最低達到約美金 40 美元水位,同時單機 DRAM 搭載量將可望由今年的 43GB 成長至明年的 50GB 以, 16GB 記憶體模組的生產數量亦逐步提高,預計 2013 下半年將正式成為出貨主流, 16GB 的售價可望降至美金 60 至 70 美元之間。
雖然伺服器記憶體設計與封裝型態與 PC DRAM 接近,價格走勢與標準型記憶體通也同樣有關連,漲跌勢態將與標準型記憶體接近,但變化較為緩慢,儘管目前標準型記憶體已接近無利可圖的形勢,但預期 2013 下半年 16GB 伺服器記憶體較標準型記憶體有更多獲利空間,因此部份記憶體廠商已將伺服器記憶體設定為最優先的產品類別,預估將在 2013 年陸續轉至 20nm ,進一步改善成本結構,以期提升更大獲利空間。
TrendForce 預估,由於成本結構的差異過大,在短時間內將帶動另 一波更大幅度的減產潮,標準型記憶體至 2013 年預估更會進一步的下滑至不到產出的四成,位元出貨與今年相較反而呈現負成長,是 PC DRAM 生產數量首度衰退的一年。
行動式記體方面,同樣以三星半導體最為強大,市佔率也超過 60% , SK Hynix 、 Elpida 、 Micron 等競爭較為激烈,同時亦造成平均銷售單價跌幅加劇, 2012 年平均以每季至少 10% 的速度迅速下滑,但由於 2013 年智慧型手機出貨量預估達到 830 萬台以上的 30% 增長,加上單機記憶體搭載量提升,平板電腦以及 Ultrabook 新機種也將持續上市,可帶動行動式記憶體需求增加,因此對廠商來說仍是重點戰場。
同時,預期 2013 年的行動式記憶體市場亦有多元化的走勢,其中 LPDDR3 將是各家產品發展的重點,其運作時脈比 LPDDR2 進一步提升,而且功耗差距不多,預期除了智慧型手機以及平板電腦以外,高端 Ultrabook 也會廣泛採用,因此其發展將迅速成長,預估 2014 年將成主流。
除了 LPDDR3 外,行動式記憶體與 eMMC 相結合的 eMCP 封裝由於相對具有成本優勢,亦有效的縮短客戶的驗證時程,因而受不少客戶青睞,預估在行動式記憶體的比例將大幅提升,至 2013 年年底預計將有 40% 以上的佔有率,將成為各家 DRAM 廠競逐的重點產品之一。按目前兩大韓系大廠在 eMCP 技術中最為成熟,加上寡佔市場型態下其價格下跌應不顯著,但預期明年起更多廠商加入後, 2013 年下半年度的跌價將會加速。
綜合整個記憶體市場勢態發展,據 DRAMeXchange 估計, 2013 年 DRAM 產業版圖將會恆者越大,由其在製程技術擁有優勢的 DRAM 廠較其他競爭對手領先超過二個世代,三星半導體將奪去近二分之一的產業營收,不過在三星早前宣佈將 2013 年總資本支出將會降低一半下,可見對後市態度甚為保守,但分析也指出三星態度轉趨保守對長期產業的均衡有穩定效果,後續 DRAM 產業的營收與獲利與否,將視乎剩餘產能的退出或轉型,以及 DRAM 產業的版圖在進入 EUV 時代後才可明朗。
目前 PC DRAM 供過於求嚴重,價格自今年七月起持續下探,甚至已跌過成本價,雖然 DRAM 產業已經逐漸往寡佔市場發展,但為了維持產能利用率,仍以 生產標準型記憶體為多數,因此價格難以回升,令廠商營利受到影響。相反,伺服器記憶體因雲端市場需要大增,而行動記憶體又受惠智慧型手機及平板電腦興起,使其需要上升,同時由於供應不如標準型記憶體般過量,毛利也較高,因此不少一線廠商已紛紛提升 伺服器記憶體及行動式記憶體產能比重。
雲端應用帶動伺服器記憶體需求
目前,三星半導體於伺服器記憶體中穩佔 60% 市佔率,韓商 SK Hynix 與美系廠商美光半導體分別於市佔率中排行二、三位,不少廠商也正積極準備加入市場,預期未來供應將會大幅提升。自今年下半年起,受惠於 4Gb 顆粒逐漸轉趨成熟, 8GB 模組正式成為供貨主流,底前可望最低達到約美金 40 美元水位,同時單機 DRAM 搭載量將可望由今年的 43GB 成長至明年的 50GB 以, 16GB 記憶體模組的生產數量亦逐步提高,預計 2013 下半年將正式成為出貨主流, 16GB 的售價可望降至美金 60 至 70 美元之間。
雖然伺服器記憶體設計與封裝型態與 PC DRAM 接近,價格走勢與標準型記憶體通也同樣有關連,漲跌勢態將與標準型記憶體接近,但變化較為緩慢,儘管目前標準型記憶體已接近無利可圖的形勢,但預期 2013 下半年 16GB 伺服器記憶體較標準型記憶體有更多獲利空間,因此部份記憶體廠商已將伺服器記憶體設定為最優先的產品類別,預估將在 2013 年陸續轉至 20nm ,進一步改善成本結構,以期提升更大獲利空間。
TrendForce 預估,由於成本結構的差異過大,在短時間內將帶動另 一波更大幅度的減產潮,標準型記憶體至 2013 年預估更會進一步的下滑至不到產出的四成,位元出貨與今年相較反而呈現負成長,是 PC DRAM 生產數量首度衰退的一年。
LPDDR3 將是行動式記憶體展重點
行動式記體方面,同樣以三星半導體最為強大,市佔率也超過 60% , SK Hynix 、 Elpida 、 Micron 等競爭較為激烈,同時亦造成平均銷售單價跌幅加劇, 2012 年平均以每季至少 10% 的速度迅速下滑,但由於 2013 年智慧型手機出貨量預估達到 830 萬台以上的 30% 增長,加上單機記憶體搭載量提升,平板電腦以及 Ultrabook 新機種也將持續上市,可帶動行動式記憶體需求增加,因此對廠商來說仍是重點戰場。
同時,預期 2013 年的行動式記憶體市場亦有多元化的走勢,其中 LPDDR3 將是各家產品發展的重點,其運作時脈比 LPDDR2 進一步提升,而且功耗差距不多,預期除了智慧型手機以及平板電腦以外,高端 Ultrabook 也會廣泛採用,因此其發展將迅速成長,預估 2014 年將成主流。
除了 LPDDR3 外,行動式記憶體與 eMMC 相結合的 eMCP 封裝由於相對具有成本優勢,亦有效的縮短客戶的驗證時程,因而受不少客戶青睞,預估在行動式記憶體的比例將大幅提升,至 2013 年年底預計將有 40% 以上的佔有率,將成為各家 DRAM 廠競逐的重點產品之一。按目前兩大韓系大廠在 eMCP 技術中最為成熟,加上寡佔市場型態下其價格下跌應不顯著,但預期明年起更多廠商加入後, 2013 年下半年度的跌價將會加速。
綜合整個記憶體市場勢態發展,據 DRAMeXchange 估計, 2013 年 DRAM 產業版圖將會恆者越大,由其在製程技術擁有優勢的 DRAM 廠較其他競爭對手領先超過二個世代,三星半導體將奪去近二分之一的產業營收,不過在三星早前宣佈將 2013 年總資本支出將會降低一半下,可見對後市態度甚為保守,但分析也指出三星態度轉趨保守對長期產業的均衡有穩定效果,後續 DRAM 產業的營收與獲利與否,將視乎剩餘產能的退出或轉型,以及 DRAM 產業的版圖在進入 EUV 時代後才可明朗。
一周金融及外匯市場前瞻 (2012年10月22日)
|
||||||||||||||||||
美股踏入季度業績公佈期 | ||||||||||||||||||
|
||||||||||||||||||
|
||||||||||||||||||
上周金融巿場表現 | ||||||||||||||||||
資料來源:彭博資訊,截至2012年10月19日 | ||||||||||||||||||
II. 外匯市場前瞻 | ||||||||||||||||||
上周中國數據造好,澳元回升 | ||||||||||||||||||
|
||||||||||||||||||
紐元或出現吸納機會 | ||||||||||||||||||
|
||||||||||||||||||
註明:括號屬以港元計算的匯價水平,港元匯率以7.75作參考 |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