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30日 星期五

Google 萬聖節活動 加入多款應節 3D AR 物件

 由於疫情的緣故,主題樂園不再舉辦萬聖節活動;為了保持社交距離,小朋友亦無法四處去拿糖果,亦不會有萬聖節 Party 舉行。家長如果想與小朋友在家過一個有趣的萬聖節,只要一部手機或平板都可以,因為 Google 搜尋器最近加入了萬聖節主題的 3D 模型。

Google 搜尋器透過手機或平板的 AR 功能,提供 3D 動物和物件模型已經一段時間,最近為了配合萬聖節,為部份動物或物件加入應節元素,例如搜尋「貓」、「德國牧羊犬」、「熱狗」,都會獲得穿著萬聖節服飾的 3D AR 動物模型。搜尋「鬼」、「Jack o' lanterns」南瓜燈和「Human skeleton」人體骨骼,都會出現有趣的 3D AR 特別效果。


利用支援的手機和平板於 Google 搜尋相關關鍵字,就會在結果見到 3D AR 的結果,點擊 View in 3D 或 View in your space 就可以見到萬聖節主題的 3D AR 模型。

Xbox 公佈 Series X|S 對應所有舊版本主機

 

喜歡重溫經典遊戲的玩家,Microsoft 的 Xbox 部門產品經理 Jason Ronlad 有好消息宣佈。日前他在個人 Twitter 發帖,表示經過在 50 萬小時的測試後,確認新主機 Xbox Series X | S 能夠直接執行 Xbox One、Xbox 360 和初代 Xbox 的遊戲。

雖然 Xbox Series X | S 能夠支援歷代 Xbox 主機的遊戲,但並非 100% 全面支援,例如需要配合 Kinect 視像鏡頭等配件的遊戲,則無法在新主機上使用。另一好消息是部份舊遊戲,因著 Xbox Series X | S 的運算效能,將會獲得更高畫面解像度和 HDR 顯示效果。

2020年10月28日 星期三

SpaceX 衛星寬頻 Starlink 公測


據路透社報道,美國太空公司 SpaceX 的太空互聯網分支 Starlink 計劃將展開測試,會向用戶提供寬頻衛星網絡服務,希望能為鄉村和住在偏遠地區的用戶,提供更快的互聯網速度,月費為 99 美元(約港幣 HK$775 ),並且會額外收取 499 美元(約港幣HK$3904)設備安裝費。

據報道指,居住在華盛頓( Washington )、威斯康辛( Wisconsin )以及愛達荷州( Idaho )等居民都可報名參加 Starlink 互聯網測試服務。Starlink 期望能為住在偏遠地區或網絡服務選擇少的用戶,提供高速寬頻網絡服務。

但  SpaceX 在測試邀請電郵中,提醒用戶不要持太大期望,預料數據傳輸速度會從 50Mb / s至 150Mb / s,延遲則 20ms至40ms(毫秒)不等,速度大約可以在半小時至 1 小時內下載一部完整電影,同時提醒用戶有可能會出現短時間全面斷訊情況。

報道亦提及,SpaceX 已向全球發射了 800 枚衛星到軌道上,估計是一項 100 億美元的投資,每年可帶來 300 億美元收入,以幫助資助 Starlink 計劃。

另外根據報道指出,相比美國通信商 Viasat 提供給鄉村地區的網路服務,50Mb/s的速度每月是要收取 170 美元(港幣 HK$1330 )。而一名已支付費用的用戶指,如果對服務不滿意,SpaceX 承諾可以在返還設備後退款 75%。

TP-Link Deco X20 : Wi-Fi 6 制式 + 零死角

有些人家居環境比較細,一個路由器可能已經足夠覆蓋整個家居;但如果家居環境較大,又或者比較多主力牆三尖八角,就可能要使用 Wi-Fi Mesh 路由器系統,令家居可以做到 Wi-Fi 零死角效果。TP-Link 最近就推出了最新款的 Wi-Fi Mesh 家用路由器系統 Deco X20,外形美觀之餘,更支援最新的 Wi-Fi 6 制式,加上售價合宜,確實是不錯的 Wi-Fi Mesh 家用路由器系統選擇。

支援 Wi-Fi 6 制式更快承載力更高

TP-Link Deco X20 提供 Wi-Fi 6 802.11ax AX1800 雙頻方案,支援 1201Mbps @ 5GHz(802.11ax)+ 574Mbps @ 2.4GHz(802.11ax)無線輸出,而 2.4GHz 及 5GHz 頻段均支援 Wi-Fi 6 制式,加上 1024QAM 技術,令每條天線速度倍增,2.4GHz 頻段比上代 Wi-Fi 4 提升近 2 倍,而 5GHz 頻段的速度及資訊吞吐量亦比上代 Wi-Fi 5 提升了近 1.3 倍。另外,它亦內置 4 支高效能天線,配合 Beamforming 技術,可直接將無線訊號傳輸到遠處低功率的用戶端上,大幅提高覆蓋範圍及傳輸距離,令家居達到零死角效果;再加上 4 Streams DL / UL MU-MIMO 技術及 802.11ax 特有的 OFDMA 技術,前者通過使用不同空間流來進行多用戶同時連線,而且上下行均可以雙向同時傳輸,分流更多裝置,令多部裝置同時以高速上網而互不干擾,接駁設備更可多達 150 個,速度更比上一代路由器快 3 倍;後者就可令多部設備同時使用單一頻段,令 Wi-Fi 負載量大大提升。

輕鬆建立零死角 Wi-Fi 網絡

另外,Deco X20 採用最新 Qualcomm 1GHz 高速處理器,可有效提升 Wi-Fi 6 的速度及承載量。另外,它亦支援 Whole Home Wi-Fi Mesh 系統,只要其中一部 Deco X20 連接上寬頻線,其餘的 Deco X20 盲會透過 Mesh 訊號來連接,形成一個網狀結構,每部 Deco X20 都會互聯互通,達至多路徑擴展網絡的效果,令速度更快更穩定之餘,亦可令家居 Wi-Fi 網絡達至零死角效果,覆蓋範圍甚至可達到 5,800 平方尺,再大的家居都可以用單一 SSID 形成一個極大的 Wi-Fi 網絡。值得一提的是,TP-Link 的 Mesh 技術會根據每個 Deco X20 的位置自動選擇最清晰的路徑來進行 Mesh 連接,無論是 2.4GHz 還是 5GHz,都會根據使用中的設備及設備的使用情況選擇正確的頻段,令 Wi-Fi 網絡更智能化。

安裝簡單幾步完成

至於安裝方面,Deco X20 亦十分簡單,只要啟動手機 / 平板電腦的 Wi-Fi 及開啟 Deco APP,就可以透過 Wi-Fi 為 Deco X20 進行初次安裝,或事後增加網絡上 Deco X20 的數量。另外,Deco APP 更可以監控每一個 Deco X20 的運作狀態及進行自動 firmware 升級等控制。值得一提的是,Deco X20 本身支援 Amazon Alexa 語音控制功能,用家可透過不同的語音指令控制 TP-Link 路由器,設定及操控就更直覺化及方便。

TP-Link Deco X20 Wi-Fi Mesh 家用路由器功能簡介
  • TP-Link Mesh Technology –新世代家居 Wi-Fi 6 零死角系統
  • 802.11axAX1800 : 1201Mbps @ 5GHz + 574Mbps @ 2.4GHz
  • 強大 Qualcomm 四核芯 1GHz CPU
  • 4 Streams DL / UL MU-MIMO + OFDMA – 優化數據分流,同時連接更多設備
  • 4 支內置高效能天線 + Beamforming 增強覆蓋範圍
  • 連接高達 150 個設備
  • 2 x Gigabit ports per Deco
  • Deco App 簡易設定
Deco X20/Deco X60 安裝教學

TP-Link Deco X20
$1,838(2-Pack);$2,598(3-Pack)
查詢:Everbest(2541 2982)

2020年10月26日 星期一

2020年9月28日尖沙咀馬可孛羅香港酒店夜景拍攝

2020年9月28日晚上六時至八時 尖沙咀馬可孛羅香港酒店中環夜景縮時拍攝 尖沙咀馬可孛羅香港酒店九龍夜景縮時拍攝 2020年9月29日 尖沙咀馬可孛羅香港酒店早晨縮時拍攝

2020年10月21日 星期三

柴可夫斯基 Pyotr Ilyich Tchaikovsky

 

生平

彼得.柴可夫斯基(Pyotr Ilyich Tchaikovsky,1840—1893)為一位俄羅斯浪漫樂派作曲家,雖其作品具有國民樂派特徵,但仍以浪漫風格為基礎;這樣的風格也直接和間接的影響了許多後世作曲家。

1840年5月7日,彼得生在沃欽斯克(Votkinsk今屬Udmurt),在莫斯科東約七百哩。柴可夫斯基出身俄羅斯沃特金斯克的軍事世家,父親為一位官方礦業部門中校及工程師,是那裏政府礦區的總監,並管理一家煉鋼廠,統轄約一百哥薩克(Cossack)兵,頗似小土皇帝;母親為一位法裔俄羅斯女性,比其父親小18歲,為三任妻子中的第二任。在當時的俄羅斯,音樂散播到偏遠地區的這個現象,意味著俄國人們產生對於娛樂需求,無論是在私人或公開場合當中。柴可夫斯基的父母親接受過藝術的薰陶,也包含了音樂。柴可夫斯基的母親尤其相當喜歡音樂;母親甜美的歌聲外以及家中「orchestrion」(一種風琴)的琴聲,都激發了小柴可夫斯基的音樂熱情。

他們住在一幢大屋中,有多名傭僕,可算中上階層。因為女主人是半法國的胡格諾派(Huguenot)血統,而當時的高尚人家都流行法文,家中請了一個法國女管家,教導孩子。

彼得自小敏感,易受激動,後來發現有癲閒病,並發展為幻聽幻見。那時心理學尚未發展,難以處理這樣的情況。

四歲半時,柴可夫斯基家聘請了一位法籍家庭教師Fanny Dürbach(1822—1901),教導天資聰穎的柴可夫斯基在六歲即可以流暢的說法語及德語,她也保存了柴可夫斯基幼年最早的創作(據記載最早的作品是他四歲半與三歲的妹妹一同完成的作品)。柴可夫斯基在五歲時開始向Mariya Logovina(?—1888)學習鋼琴,為他第一次學習鋼琴。

在他六歲的時候,家中自聖彼得堡帶來一個音樂盒子,有莫札特等人的音樂。其餘的孩子們,都沒有太大興趣,但彼得為之着迷,反復注神的聽,並能夠在鋼琴上覆奏。

1848年,八歲時柴可夫斯基的父親為了工作,舉家先搬遷至莫斯科,兩年後,又遷徙到首都聖彼得堡。他與他的哥哥一同被安置到私人學校,在此柴可夫斯基第二次有機會學習鋼琴,一年後然而再次伴隨父親工作變故,舉家再次搬遷回了離家鄉較近的城市。

柴可夫斯基的父母期望兒子學習法律,十歲的彼得,被送進法科先修學校,然後學習法律,期望能有政府的鐵飯碗。他先進入法學院預備班,並參加合唱團並成為主力歌手,後如家庭期望就讀法學院。就讀期間也不忘音樂,有空時便作曲,創作一部歌劇、一首鋼琴華爾滋舞曲等。此外,就如同當時的其他住宿學校,同性戀思想存在並流傳,柴可夫斯基也在就學階段發覺自己是同性戀者。在學期間,柴可夫斯基的家庭亦有許多變故。

就讀法學院後幾年,1854年,他所愛的母親因霍亂突然死亡。十四歲多愁善感的彼得,受到很大的傷害,幾乎難再活下去;他的妹妹結婚搬離原生家庭;他的父親被任命為技術學院董事有良好的待遇,並在幾年後再娶了第三任妻子。但他繼續修法律,在校中,學習歌唱,和聲,鋼琴等一般音樂科目。

年青時代的柴可夫斯基

1859年法學院畢業後,柴可夫斯基進入司法部擔任職員。年輕的他初涉入首都的社會與文化環境,在交際生活上起初相當熱衷,但最終他卻恐懼接觸人群,這加深了柴可夫斯基黑暗面的人格特質。工作表現,還差強人意,只是他會心不在焉,漸多傾向音樂,自己研讀作曲。

1861年底,在寫給他姐姐的信中,自稱對音樂有“優異的天才”,覺得如果不向那方面發展,是愚昧的。另外,他相當清楚繼續做司法部職員枉費了他的音樂才能,因緣際會下於在職的第三年成為聖彼得堡音樂學院1862年開設所收的第一批學生,隔年向司法部辭職。

羅賓斯坦(Anton Grigoryevich Rubinstein)

聖彼得堡音樂學院是俄國第一所音樂學院,創立人鋼琴家羅賓斯坦(Anton Grigoryevich Rubinstein, 1829-1894),還有波蘭作曲家兼小提琴演奏家文瑙斯基(Henryk Wieniawski, 1835-1880),及世界著名的鋼琴家,教師萊思泰基(Teodor Leszetycki, 1830-1915);彼得入學作部分時間學生。在學期間相當努力學習作曲,在技術上、器樂研究上甚至在指揮藝術上都有所學習,也是在這個時候他漸漸獨立於以父親為核心的原生家庭。

1863年四月,彼得以為應該儘量培養發展“神的恩賜”,經過長久考慮,辭去安定的職業,專一從事音樂。羅賓斯坦不贊同任何孟德爾松(Mendelssohn)以後的近代音樂;但彼得喜歡且取法李斯特(Franz Liszt, 1811-1886)和華格納(Wilhelm Richard Wagner, 1813-1883)。羅賓斯坦記得,當他要學生就某一主題作十二個變化的時候,柴可夫斯基的作業是二百變奏。

1863年彼得創作出一部序曲,有別於傳統風格,這首序曲包含了俄羅斯民歌,甚至將一些少見樂器如豎琴、英國號、低音號納入歌曲,受到音樂院老師的好評。

柴可夫斯基的初作侍婢舞(Dances of the Serving Maids)弦樂交響曲,1865年首演,由小史特勞斯(Johann Strauss the younger)指揮。

當羅賓斯坦的弟弟尼克萊(Nikolai Rubinstein)在莫斯科設立音樂學院,教授陣容缺人,於1865年,延聘尚未畢業的柴可夫斯基去任教。他於次年才畢業,並獲銀牌獎。

畢業後,柴可夫斯基被引薦到莫斯科音樂學院教書,初教課時,甚為緊張;不過,後來證明是個好教師。

在此階段他開始創作交響曲、歌劇,過程中他失眠、並有嚴重頭痛與抑鬱症,首演結果時好時壞,他也會在風評不好的作品演出後銷毀作品。不過也在此階段,他創作出了幾部至今仍膾炙人口的作品,例如他的《第一號鋼琴協奏曲》、芭蕾音樂《天鵝湖》、鋼琴曲集《四季》。

他的第一交響曲,約作於1866年,不能得他嚴格的老師羅賓斯坦贊同;經過大加修改,還不夠滿意,延至1868年二月始行首演。他的第一歌劇沃涯渥達:沃爾加河畔之夢(The Voyevoda: Dream on the Volga),始於1867年暑假期間;1869年二月演奏,聽眾反應良好。

尼克萊.羅賓斯坦,對柴可夫斯基的交響詩羅密歐與茱麗葉(Romeo and Juliet)期許甚高。但在1870年三月演奏,反應平平。

另外,於此階段他也作出嘗試,探索自己身為異性戀者的可能性,包含曾經愛上一位女歌手Désirée Artôt-Padilla(1835—1907),以及1877年與對他一見鐘情的安東尼娜(Antonina Tchaikovskaya,1848—1917)的一段婚姻。然而婚後20天,柴可夫斯基就因為極度不能適應婚姻生活而精神瀕臨崩潰邊緣,除了中途短暫借住妹妹妹夫處外,此後一年的時間,柴可夫斯基與他的弟弟到展開一趟歐洲之旅,過程中包含發表第一部較為成熟的交響曲《第四號交響曲》以及第一首小提琴協奏曲,而他與安東尼娜的婚姻生活因此而結束了。

從1868年,柴可夫斯基訪問西歐,他的作品在那裏受到注意。屢次歐洲之行,都甚成功。

柴可夫斯基在結束婚姻後的歐洲之旅返國後,對教職的前景感到沮喪時,決定辭去在莫斯科音樂院的教職,全職作曲。

1871年,柴可夫斯基個人的弦樂四重奏演奏,報紙加以讚揚,正享盛名的小說家,詩人屠格涅夫(Ivan Sergeyevich Turgenev, 1818-1883)也臨場。

娜迪亞.梅克夫人

事實上,在柴可夫斯基結婚前一年年底,另一位女性進入了他的生活,一位運輸商人的遺孀——娜迪亞.梅克夫人(Nadezhda von Meck,1831—1894)十分欣賞他的才華,她願意定期提供六千盧布的津貼給柴可夫斯基。兩人協議他們只靠書信來往,柴可夫斯基正式開始展開他與他「最好的朋友」梅克夫人之間長達14年、建立在1200多封郵件的友誼。

俄國文豪普希金

1876年12月,梅克夫人第一次邀柴可夫斯基作曲。他寫了第四交響曲,題獻給她。次年春,在創作進行中間,他忽然想到作歌劇,根據俄國文豪普希金(Aleksandr Pushkin, 1799-1837)的傑作,長詩小說幼正.厄尼金(Yevgeny Onegin)編寫;原想模仿拜倫的Don Juan,為柴可夫斯基最成功的作品,也帶給他最大的麻煩。

1877年5月,厄尼金演出後不久,因為劇情刻畫太生動,柴可夫斯基受其影響自疚,以為自己是劇中人,冷酷拒絕女主角泰田娜(Tatyana)的愛。二十八歲的安陶妮娜(Antonina Ivanovna Milyukov),是音樂學院的學生,自擬為泰田娜,給他寫信。柴可夫斯基不願她因失意自殺,明知沒有愛情基礎,於1877年7月18日結婚。

婚後,柴可夫斯基寧可與他的姐弟在一起,避免跟安陶妮娜相見。到9月23日,他的歇斯底里症發作了,跳莫斯科河自殺;但河水只深及腰。他逃到聖彼得堡,在那裏,兩天不省人事。他的妻子同意離婚。他到日內瓦湖畔,租一所別墅休息。以後,再沒與他的妻子見面。

關於他婚姻的問題,有人以為有關流傳柴可夫斯基同性戀的醜聞;那時,同性戀被認為低鄙的罪惡,不堪言宣,婚姻是為了掩蓋,婚前雙方達成相當諒解,但實施並不如理想,以致造成對他的打擊。

1887年至1889年期間,柴可夫斯基到歐洲各地旅行演出。他在布拉格、巴黎、倫敦等地巡迴指揮自己的作品,並獲得廣大迴響,此行並會見了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1833—1897)、葛利格(Edvard Grieg,1843—1907)、德佛札克(Antonín Dvořák,1841—1904)等作曲家,著名的愛國歌曲〈1812序曲〉也是於此完成的。回國後,1889年他作出芭蕾音樂《睡美人》。

1890年,柴可夫斯基再次赴義大利旅遊,他在佛羅倫斯完成了歌劇《黑桃皇后》。之後,他接到了梅克夫人的來信,表示她的經濟情況惡化,必須終止對柴可夫斯基的資助,並且要斷絕他們兩人之間的交往。雖然柴可夫斯基此時已是一個地位穩固的知名作曲家,經濟不成問題,不過要與梅克夫人絕交,對他仍造成精神上相當大的打擊。

柴可夫斯基與梅克夫人的關係,是十分特殊的。他把她當作所崇拜的法國女管家,早年失去的母親,和另一位姐姐,過於一般的異性朋友。從1876年,開始通信;他們很敞開和絕對誠實的互訴心事,但彼此同意,不要見面。這樣,他在她心中的形象,是理想的詩人,劇作家,不是本人。梅克夫人則供應柴可夫斯基年金18,000法郎-這在當時是很可觀的數目,他得以維持舒適的生活,隨意旅行,他也借住過麥克夫人空置的別墅。如此持續了十四年,到1890年,因為麥克夫人自己染病沉重,她一個兒子又死了,通信和年金停止。柴可夫斯基在經濟上已相當富裕,不再需要資助;但失去這樣的友誼,又使他非常痛苦,在囈語中,一再重複喊她的名字。

1890年,他的歌劇黑桃王后(The Queen of Spades),也是根據普希金的作品,在聖彼得堡首演非常成功。

1891年,柴可夫斯基赴美訪問,在紐約、巴爾的摩、費城等城市演出自己的作品,意外的大受好評。回國後1892年,他完成芭蕾舞劇《胡桃鉗》;

1892年和1893年,忙碌的作曲和演奏,更多的成功,更高的聲譽,帶他旅行歐洲和美國,英國。劍橋大學授予他音樂博士。

柴可夫斯基外面生活舒適,內心卻沒有平靜。

1892年,他在莫斯科近郊的克林(Klin),買了一幢寬敞的房子,可惜住了不到一年,就逝世了,後來成為柴可夫斯基博物館。

柴可夫斯基博物館

柴可夫斯基最後的作品,是第六交響曲,作於1892年,是一首內容極為深刻、終樂章並且一反傳統採用慢板以暗示出絕望與死亡的交響曲。主題是人生的進程:以沉緩的葬禮開始,低音獨唱,成為主調;第一部是青年的熱忱,自信,活躍,意氣奮發;第二部是愛情;第三部是失意;第四部低沉,緩慢,結局是靜默,死亡。

他自己對佈局結構很滿意,知道將成為他的傑作。完成以後,將要送交出版。柴可夫斯基想,總不能叫“第六交響曲”吧?他考慮:或者該是“進程交響曲”(Program Symphony),不過,難以叫自己滿意。就在那時,他的弟弟摩第斯特(Modest)來了。摩第斯特建議“悲劇”(Tragic);他仍在躊躇難決中,摩第斯特離去。出去以後,摩第斯特忽然若有所得,再回來向彼得說:可以叫“Pathetique”。彼得說:“偉大,摩第,是了!”立即寫下Pathetique Symphony(悲愴交響曲)。

1893年,柴可夫斯基從英國載譽歸來,埋頭準備演出。十月末,柴可夫斯基在聖彼得堡親自指揮了作品的首演,雖然觀眾仍給予掌聲,但他們似乎未能體會出柴可夫斯基是藉由此曲來傾訴他自己內心的憂傷、痛苦與絕望,所以當天觀眾的反應並不是十分熱烈。他深感失望。十天後,彼得.柴可夫斯基因染上霍亂病逝,享年53歲。

死後一週,當這首交響曲在柴可夫斯基的紀念音樂會上再度被演奏時,觀眾們終於意會出這首樂曲所富含的深沉悲情而大受感動。

外間傳聞,他的死因是由於演出失敗,灰心自殺。不過,據他親密的弟弟,傳記作者摩第斯特說:十一月二日,他感到不適,消化不良,並且失眠。他與摩第斯特和共進午餐,當時霍亂在聖彼得堡流行,柴可夫斯基喝了一杯未經煮沸的冷水;幾個小時後,即劇烈發病。他自己說:“這是死亡!”到十一月五日晚間,召教長來作臨終禱告,他已經不省人事。次日早晨,他結束了悲愴的一生。

​柴可夫斯基的作品編號原先有基本的作品編號「op.」,不一定是完全按照創作時代排序。後世學者整理了柴可夫斯基的作品,有柴可夫斯基故居博物館職員所整理的「ČW」俄文目錄書,以及美國出版社所出版的the Tchaikovsky Handbook「TH」兩個統整版本。

愛情之歌

兩個靈魂融合為一體, 產生了「天鵝湖」和「睡美人」這些世界上最優美的樂曲。

娜迪亞.梅克夫人

娜迪亞.梅克夫人(Nadezhda von Meck,1831—1894)是莫斯科最富有的婦人之一, 丈夫是一位運輸商人, 在一八七六年死後所留下來的大筆遺產, 對她卻沒有多少慰藉。幸好, 她的巨宅中有一架鋼琴, 因此音樂便成了她療治心靈創傷的憑寄。

彼得.柴可夫斯基

在同一時間, 莫斯科有個三十六歲的作曲家, 名叫彼得.柴可夫斯基(Pyotr Ilyich Tchaikovsky,1840—1893)。他當時並不知道, 他的音樂已深深地打動了這位寂寞寡婦的心。他也不知道, 這位婦人由於愛上他的音樂, 還對他本人發生了濃厚興趣。這位婦人從他的朋友們那裡, 逐漸知道了他的性格、態度和困境。於是, 就像最偉大的愛情那樣, 娜迪亞先是愛上柴可夫斯基的音樂, 然後是愛上了柴可夫斯基本人。

最後, 她鼓起莫大勇氣向他作自我介紹。娜迪亞她願意定期提供六千盧布的津貼給柴可夫斯基, 並委託他創作多首樂曲, 後來又贊助柴可夫斯基演出, 終於成為他的知心密友和靈感泉源。就這樣, 兩人之間便發展出了音樂史上最深厚和最親密的情誼。

十四年來, 彼得和娜迪亞一直都在寂寞時互相愛憐, 在憂患時互相安慰, 在快樂時共享歡欣。在那十四年中, 他最精彩和最熱情的樂章, 有一部份就是為她而作。對於這一點, 世人永遠都要感謝她。而就柴可夫斯基而言, 娜迪亞就是他的救星, 有時候, 他完全是因為她才不致陷於瘋狂。

可是後來有一天, 她終止了這段關係。此後兩人都沒有再活多久。娜迪亞的健康急劇惡化, 而柴可夫斯基臨終時還低聲呼喚她的名字。

他們之間的秘密並沒有隨著兩人的逝世而消失, 至今仍然保存在他們的往來的1200多封書信中。事實上, 我們就是靠這些書信才知道他們的關係, 而他們的互相了解也是全靠這些書信。

這種最深切的靈犀相通, 產生了世界上最熱情奔放的音樂, 例如優美的芭蕾舞曲「天鵝湖」和「睡美人」, 以及動人的歌劇「尤琴奧奈金」, 兩個靈魂實在是融合為一體了。娜迪亞和柴可夫斯基惟恐他們美麗的夢會被打破, 所以彼此的愛始終僅以書信表達。

他們從沒有見過一面。

2020年10月7日 星期三

iOS與Android取得運動數據分享

 

前言  

現今大家越來越重視運動與健康,iPhone手機主要內建了Apple Health,Android則是可透過Google Play下載自家的Google Fit,各家廠牌也推出了運動手環、手錶、App來協助我們記錄每天的健康狀況、步行、卡路里的數值,而也越來越多的銀行、保險公司想推出與運動相關的App來拉近民眾成為潛在客戶,此篇文章將介紹該如何整合這些數據以及其中的差異。

Core Motion & Motion Sensors

  Core Motion與Motion Sensors的原理是透過手機內的三軸感應來判別手機的移動。

iPhone內的CMPedometerData則提供了時間區間查詢步數、距離、平均速度(s/m 每公尺花幾秒)、目前速度(s/m每公尺花幾秒)、當前步速(步/s)、上樓樓層數、下樓樓層數等資訊。

  Android手機的Motion Sensors則是需要自行透過JobScheduler於一定時間內取得此段時間增加的步數。

  使用Core Motion與Motion Sensors的優點在於
  1. 取得資訊即時快速。
  2. 詢問使用者權限較簡單。
  但卻有著以下缺點:
  1.  無圖形化介面供使用者核對。
  2.  可取得資料有限、僅可取得步數。
  3.  Android需自行建立監聽事件。
  4.  於Android上容易發生誤判情形。
  例如在專案中就曾發生有使用者開車時因手機晃動導致步數暴增之情形。

 

Apple Health

  Apple Health健康資訊屬於使用者隱私資訊,在使用時須先將HealthKit權限引入,在App開啟時需詢問使用者權限外,也建議在隱私宣告的部分說明取得使用者運動數據後的用途。

  App開啟後詢問權限的畫面如上,可依據開發的App是否需要寫入功能或讀取功能來取得使用者相關資訊。

  Apple Health會協助串連第三方App的數據,因此建議開發App時可透過 Apple Health取得整合後的資訊即可,可免去需要與第三方手環做藍芽連線、讀取資料格式不一致等困擾,取得數據的部分也分為HKStatisticsQuery,可取得Apple Health將各App資訊整合後,透過Apple Health的演算法統計出的結果,此結果會依照各App發生運動的時間由Apple Health進行計算,但需要注意的是當使用者於Apple Health內更改各App的權限排序或關閉權限時,有可能影響該數值。

  若要取得到第三方運動App的數據時,則可透過HKSampleQuery的方式取得,可取到各App內詳細的數值。

 

Google Fit

 

  Google Fit取得資料的方式則是透過Google Fit雲端的API取得,除了可透過App內呼叫Google Fit API外,也可透過Web Service等方式取得,使用情境可不局限於App上。但Android手機無內建Google Fit,建議在App內需引導使用者下載Google Fit後才可取得運動數據。

  Google Fit內權限的取得需參考https://developers.google.com/fit/android/get-started網址內的步驟,開發者帳號需要先通過OAuth 2.0的認證和設定才可以於Debug和Build時與Google Fit連結,若未作此動作則無法連結到Google Fit權限。

 

   Google Fit權限的綁定會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個步驟是選擇要綁定的帳號,此部分需選擇到有登入過Google Fit服務的帳號後才會顯示第二個步驟「允許權限」。

 

  因Google Fit的綁定是透過Google帳號與Google Fit及我們開發的App做連結,要確認Google Fit是否綁定成功需開啟Google Fit App,到個人資料頁面右上角的設定>管理已連結的的應用程式確認是否有綁定成功。

  Google Fit在取得步數資料時,可透過DataPoint.getOriginalDataSource().getAppPackageName()方法來分辨資料來源,但卡路里的部分在一般情況下則會統一顯示為com.google.android.gms,無法分辨來源。

  另外Google Fit的卡路里資料是包含動態卡路里和靜態卡路里加總而算出來的,靜態卡路里指的是是指一般人所需的最小熱能需求量,計算公式如下:

每日男性 REE = (10 × 體重) +(6.25 × 身高) - (5 × 年齡) + 5

每日女性 REE = (10 × 體重) +(6.25 × 身高) - (5 × 年齡) – 161

  Google Fit內的卡路里並無法拆分動態與靜態,因此卡路里的部分會受到使用者在Google Fit內填寫的身高、體重、性別、生日而影響,故來源為Google Fit。

  由上圖可發現,33卡路里為平均出現的數值(每日靜態卡路里/48),代表靜態卡路里,而較突出的部分58卡路里則是動態+靜態後的值,若需要算出此半小時時段內的動態卡路里需自行扣除每日靜態卡路里/48。

 

Apple Health vs Google Fit

  上表針對Apple Health與Google Fit於實務上較常使用的參數進行比較與整理,目前只有步數兩邊平台的基礎是一致的,爬樓梯層數只有Apple Health有,距離的部分Apple Health區分了腳踏車的騎乘距離與行走距離,而Google Fit的距離則是將腳踏車的騎乘距離與行走距離加總計算。

  卡路里的部分Apple Health可分別取得動態及靜態能量,但皆需額外有穿戴裝置才可取得,靜態能量一般常見的運動手環也無法取得;Google Fit的部分則是將動態靜態卡路里加總提供,未提供分別的數值,需要自行透過公式去計算,較為麻煩。

  上表則整理Apple Health與Google Fit使用層面的差異。

2020年10月6日 星期二

日本腳踏式自動販賣機

自從有研究指出肺炎病毒可以在金屬、玻璃和塑料等物料上上存活後,大家都盡量避免接觸公用設施,以減低感染的風險。而日本近日亦有企業推出了一款用腳購買飲料的自動販賣機,更加入口罩等防疫用品,乃目前業界首創,相信在疫情環境下可以有相當大的商機。


日本飲品企業 DyDo 最近推出了用腳踩按鈕的自動販賣機,有興趣購買飲品的顧客只需用腳踩的方式即可購買,無須再用手碰觸按鈕,且連打開檔板都可以用腳踩開關,大大減少接觸公用設施的機會。

此販賣機是目前業界首台用腳操作的自動販賣機,目前正在 DyDo 的東京總部試行,該企業表示,希望可以成功推出,以減少大眾接觸的機會,並使客戶購買產品時更加放心。

SmarTone 首個 Home 5G 寬頻服務

SmarTone 正式推出 Home 5G 寬頻服務,為本港首家推出極簡便家居上網體驗,並提供最佳的整體 5G 網絡體驗。全新服務月費只需港幣 148 元便可享無限 5G 數據(200 GB 全速數據),並可以優惠價加購指定型號之 Wi-Fi 6 路由器,插電即用、免拉線、免安裝,即可以 5G 極速上網。

配合愛立信動態頻譜共享 (Dynamic Spectrum Sharing) 技術的獨有特性,SmarTone 推出了全港覆蓋至廣的世界級 5G 網絡。隨著 5G 手機上網情況理想,SmarTone 將服務進一步擴展,以照顧家庭客戶的需要。全新推出的 Home 5G 寬頻服務主要為一直受高昂寬頻費用 (因為只有單一營運商選擇) 或使用窄頻服務,網絡速度未如理想的客戶,提供超低時延、更快和更穩的上網體驗。

這款簡便、免拉線的寬頻服務不但價格相宜,而且免安裝和搬遷費用,為之前沒有寬頻覆蓋的高尚住宅、大型私人和公共屋苑、單棟式大廈、村屋甚至唐樓的住戶解決各種痛點。


香港的用戶要升級家居寬頻從此變得輕鬆簡單,並可脫離大廈原本慢速、安裝麻煩及收費昂貴的寬頻服務。配合支援多裝置連接的 Wi-Fi 6 路由器,這款免安裝的寬頻服務將能為用戶及全家人帶來較傳統固網窄頻服務快 5 至 40 倍的高速上網體驗。


SmarTone Home 5G 寬頻服務計劃:


月費:$148 ﹝5G SIM 卡必須配合指定合適路由器使用﹞

數據:無限數據﹝當每月數據量達到 200GB,根據公平使用政策 FUP,數據服務仍可繼續,但使用網絡之優先次序將相對較低,數據服務體驗或會受影響。﹞

合約期:24 個月

冷靜期:7 天 ﹝由服務生效日起計算﹞

Wi-Fi 6 路由器:優惠價 $2,160 (建議零售價: $3,080)﹝2 年保用﹞

更多詳情:按此查看

2020年10月5日 星期一

Google Pixel 終於支援 5G Pixel 5 / Pixel 4a 5G 版新登場

 


5G 網絡成為炙手可熱的新服務,各品牌都陸續推出更多支援 5G 網絡的新手機,迎合市場需要。最近 Google 就公佈了最新的 Pixel 5 / Pixel 4a 5G 版,提供不同定位的產品供選擇。

新的 Pixel 手機並沒有在設計上作大規模改造,主要在相機和電池方面在改善。Pixel 5 和 Pixel 4a 5G 版的螢幕尺寸分別為 6 吋和 6.2 吋,同樣採用 OLED 螢幕加上左上角挖孔式前置鏡頭,前置鏡頭更首次改為超廣角。

後置鏡頭方面,Pixel 5 與 Pixel 4a 5G 版的後置雙鏡頭都擁有相同規格,採用搭載 Dual-Pixel 技術的 1,220 萬像素主鏡頭和 1,600 萬像素超廣角鏡頭。內置新的人像模式可以透過 AI 運算調整光線角度改善打光效果,影片拍攝方面亦加入電影運鏡效果,令後期製作空間更廣。


Pixel 5 與 Pixel 4a 5G 版都同樣採用 Snapdragon 765G 處理器和 Titan M 安全晶片,而電池方面就分別採用 4080mAh 和 3885mAh,加入超級省電模式大幅延長續航力到 48 小時。

總括而言,Pixel 5 和 Pixel 4a 5G 版分別主要是前者支援 90Hz 顯示模式、具備 IP68 防塵防水等級、支援無線充電,以及比 Pixel 4a 5G 版多 2GB RAM。

為了讓手機擁有無線充電功能,廠商都需要採用聚碳酸酯或玻璃機身,前者感覺不夠高貴,後者則容易碎裂。Pixel 5 雖然採用鋁金屬機身,卻仍然支援無線充電,原因是 Google 在金屬機身表面塗上生物樹脂(Bio-Resin)塗層。


Pixel 5 標榜使用 100% 再生鋁金屬材料,由邊框到機背一體成形的機身,原本金屬機殼會對無線充電構成障礙,但 Google 卻做到支援 Qi 無線充電規格,更能夠反向為 Pixel Buds 無線耳機供電。Pixel 5 是市場唯一金屬外殼、金屬手感,又提供無線充電的手機。

Google 向外國媒體解釋指,Pixel 鋁金屬機殼有一個物理切口,用作埋藏無線充電線圈,為了讓整體更平整和具有一體性,就用上生物樹脂塗層覆蓋。Google 表示生物樹脂非常堅固,用戶不會感覺到線圈的存在。選擇金屬機殼配生物樹脂有多個好處,例如機身可以更輕薄,令 Pixel 5 容得下 4,080mAh 電池,而且更堅固耐用,減少玻璃機身可能出現的崩花碎裂。

價格方面,Pixel 5 售價為 699 美元(約港幣 5,420),而 Pixel 4a 5G 版則是 499 美元(約港幣 3,870)起,預計分別於 10 月中和 11 月中正式開售。


YouTube 4K 登陸 Apple 裝置

 



YouTube 創作者上傳的 4K 影片越來越多,觀眾亦希望在裝置上獲得更高清的視覺體驗,Youtube 日前就開始為 iPhone、iPad 和 Apple TV,加入 4K 影片播放支援。只要 iPhone 和 iPad 安裝了 iOS 14 和 iPadOS 14,就可以支援 4K 60fps HDR 影片內容,用戶需要將畫質設置為 2160p 即可。


以往只能播放 1080p 畫質的 Apple TV 4K,如今亦能夠播放 4K 的 YouTube 影片,不過 Apple TV 用戶應該不會滿足,因為 Apple TV 只支援最高 4K 30fps SDR 影片內容。Apple 和 Google 都未有解釋 Apple TV 無法支援更流暢 60fps,更佳色彩深度和對比度 HDR 的原因。

Apple TV 的硬件已經有 3 年未曾更新,有外國傳媒估計 Apple 可能會在稍後推出新版本,屆時有望將觀看 4K 60fps HDR YouTube 影片作為新機的功能推廣。

2020年10月4日 星期日

主動式降噪技術介紹

主動式降噪技術緣起自1950年代,在當時 Dr. Lawrence Jerome 發明這個技術是未來了電訊通話能夠清楚應答,降噪技術是為了在當時通訊不易的環境下,讓通話能夠更容易而發明的技術。然而在1970年, Bose Corporation Dr. Amar Bose 將此技術應用於耳機,讓耳機透過 Active Noise Cancellation (ANC)技術而讓音樂更清晰,聲音更純淨。

資料來源: BOSE (史上第一支降噪耳機)

降噪耳機不是一個新概念商品,其實早在10年多前,降噪耳機的領航者Bose就推出了Bose QuietComfort 3,那時候主要都是用於頂級航班的頭等艙的試聽設備。直到2016年6月QuietComfort 35 (QC35)的首次推出開始真正進入大眾市場,2017年9月QuietComfort 35 II的迭代更新,才真正引爆了主流市場的需求。2019年還推出令人期待的新品Bose Noise Cancelling Headphones 700(Bose NC700)。

ANC降噪科普看這篇!最值得購買的降噪耳機推薦丨2020最新-TechTeller (科技說)降噪耳機的歷史演變
2019年7月Sony推出WF-1000XM3,是市面上首款搭載主動抗噪功能的真無線藍牙耳機。隨後,Apple和Master & Dynamic也分別在在同年10和11月也發表Airpods Pro及MW07 PLUS,掀起了一陣真無線藍牙耳機的降噪風潮,越來越多廠牌開始替自家產品添加主動降噪的功能,使其擁護者們能夠安靜聆聽音樂、不受外界干擾的聽眾。

降噪的原理
ANC降噪科普看這篇!最值得購買的降噪耳機推薦丨2020最新-TechTeller (科技說)降噪耳機原理與流程
降噪耳機的原理:三個裝置(拾音器、降噪晶片、喇叭)的協同產生的。

麥克風(拾音器)
麥克風通常會置於耳罩的內側或外側,負責去聆聽與偵測無法用物理結構隔絕的外部聲音。

降噪處理器(降噪器)
降噪處理器 (簡稱:降噪器),會偵測從麥克風的聲音輸入,然後描繪出噪音的形態,像是頻段、聲波振幅。然後降噪處理器會產生與噪音對立,180°相反的反向聲波。

揚聲器(喇叭)
從降噪器製造出來的反向聲波會跟正常的音樂,一起被傳輸進入耳機的喇叭。雖然反向聲波會以破壞性的方式去消除噪音,但是不會影響正常音樂的音樂的音樂聲波,請放心。

3大降噪耳機類別

主動降噪耳機受歡迎的原因

在降噪耳機流行前,大多數的人都有在搭大眾交通工具時聽音樂的經驗,當捷運車門關閉,開始行駛後,常常伴隨著轟隆轟隆的聲音,讓我們聽不太清楚音樂,此時通常會調大音量來對抗。主動降噪耳機剛好就能減少這類低頻聲音對我們的干擾,讓我們夠享受最乾淨的聲音,細數其好處有以下幾點:

保護聽力

如上所述,當我們聽不清楚音樂時,通常會把音量調大,雖然能聽得比較清楚一點,但對聽力非常有害,而且聽力的損害是不可逆的,很難根治。因此,主動降噪耳機幫助過濾掉低頻噪音,讓我們不需要大音量就能聽到清晰的音樂,降低對耳朵的傷害。

幫助集中精神

有些人喜歡在工作時聆聽音樂,覺得這樣能夠更加專注,藉以提升效率。但環境噪音可能讓音樂變得不清晰,間接影響工作的專注度,無法再集中精神處理業務。這時候,主動降噪耳機就能過濾掉這些惱人的聲音,讓我們沈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專注在自己手上的事務。

主動式降噪耳機原理技術(Active Noise Cancellation, ANC)

降噪技術 Active Noise Cancellation 其原理是使用耳機上外界噪音接收器(麥克風)接收環境噪音,再利用耳機內部晶片,產生與噪音的反向聲波,抵銷或者是說中和了環境噪音,從而實現降噪的效果(請參考下圖)。


簡單說明及分析如步驟及圖例:
  • 麥克風蒐集環境噪音
  • 產品相反的環境噪音聲波
  • 相反聲波抵銷環境噪音
ANC 抗噪的機制讓人不需提高音量來蓋過外在的噪音,同時降噪功能也可以幫助使用者,在吵雜的環境下(如搭飛機或火車),享受片刻的寧靜,閱讀或睡眠。

主動式降噪技術種類

ANC降噪科普看這篇!最值得購買的降噪耳機推薦丨2020最新-TechTeller (科技說)
主動降噪技術類別:前饋 vs 反饋 vs 複合式降噪
前饋式主動降噪 (Feedforward active noise canceling)

前饋式是最簡單的主動式降噪方式,如上圖,利用在耳機外部的麥克風擷取外部噪音,再透過降噪晶片產生與噪音反向的抗噪音來抵銷噪音。

前饋式主動降噪優點: 麥克風會較快擷取到外部音,使其有更多時間產生抗噪音來降低高達 1-2 KHz 的高頻噪音。

前饋式主動降噪缺點: 這樣的設計讓麥克風無法得知耳道內的聲音情況,因此無法自動校正,也因為這樣,使得耳機完成降噪處理後,即認定該波段工作結束,無法持續優化降噪效果。 如果配戴時未戴佩正確位置,或是角度不對,會讓異音進入耳道,這樣的前饋式降噪耳機是無法達好的降噪效果,也有可能會放大某些頻段的雜音。

反饋式主動降噪(Feedback ANC)

反饋式主動降噪的麥克風介於耳罩內部,也就是驅動單體前面,其收取的聲音為與聽者完全相同。

反饋式主動降噪優點: 麥克風擷取到耳朵聽到的聲音,因此反饋式降噪更能適應變化,並在需要時校正音頻,而且反饋式主動降噪可以在更寬的音頻範圍工作。另外,即使頭戴式耳機的佩戴方式怪異或沒有完全遮住耳朵,反饋式降噪仍可產生一定程度上降噪效果。

反饋式主動降噪缺點: 無法有效地處理高頻聲音,因此在1-2 kHz範圍內的噪音抑制效果不如前饋式降噪。 如果設計不當,可能會還會產生反饋降噪時的噪音。

混和式主動降噪(Hybird ANC)

混和式結合了前饋式與反饋式的優點,通常有2個降噪麥克風,分別於耳塞內部與外部。

混和式主動降噪優點: 幾乎沒有缺點,混合式降噪可以抑制在更寬的音頻範圍,適應並校正降噪效果,並且人員佩戴耳機方式也不拘泥。

混和式主動降噪缺點: 因為需要兩個麥克風,所以混合降噪技術成本是一般的兩倍。同時,其技術門檻需要更多的專業才能有效設定降噪效果。另外,同時擁有兩個麥克風可能會產生更多不必要的 「白噪聲」,因此需要使用高品質的麥克風來抵消這種情況。因此,混合式降噪頭戴式耳機價格比較昂貴。

降噪訊號方案:數位 vs 類比降噪 (Digital ANC vs Analog ANC)
ANC降噪科普看這篇!最值得購買的降噪耳機推薦丨2020最新-TechTeller (科技說)數位降噪晶片方案 vs 類比降噪晶片方案

當設計降噪耳機的時候,大多數的工程師會希望採用數位降噪系統 (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來處理噪音與產生反向聲波。數位降噪系統好處就是有軟體調校,甚至在耳機製作出來之後也可以調校,不過會衍生一些問題。例如:數位降噪系統通常需要更大的功耗,所以耗電更兇
數位降噪

數位降噪系統因為訊號處理需要很快,有時候跟不上就會產生一些延遲。由於進來的噪音需要先被轉換為數位訊號才能進行降噪處理,然後再傳輸到耳機的喇叭,這就會有機率會發生30ms左右的延遲。雖然聽起來不是很大的延遲,但就降噪這件事情來說,就有可能造成很大的後果。
類比降噪
類比降噪則需要更多專業的工程師來調校耳機,大多會有更好的降噪結果。類比降噪耳機則會有更好的續航能力,對於噪音的因應速度也會更快。

被動式降噪耳機(物理降噪)

被動式降噪耳機是以物理性阻擋外界噪音的機制,其實就是利用耳機主體或耳塞抵擋外界噪音,一般來說,幾乎每一款耳機都有這樣的效果(骨傳導或開放式的耳機不算),只是程度上的差異而已。

被動降噪的好處是因為使用物理方式隔絕噪音,所以不會改變音質,也不需要額外技術而比較便宜。然而,若耳機沒有與耳朵或耳道緊密貼合,外界聲音就會入侵。此外,被動降噪耳機是透過壓在耳朵或耳道來隔絕噪音,因此久戴可能感到不舒服。

被動式降噪效果比較好的耳機為耳罩式耳機,通常較大的耳罩可以有效地阻隔噪音,像是Bose 35就是被動降噪效果很好的耳機。入耳式耳機的部分,則是以IEM監聽設計有較好的效果,像是 Creative Outlier Gold 就是很不錯的被動式入耳式降噪耳機。
耳塞對入耳式耳機的隔音效果

耳塞對音質的影響非常大,因為每個耳塞的隔音效果都不一樣,如果耳塞太小無法跟耳朵形成良好的密封,將會降低聲音質量和舒適度。

矽膠耳塞


耳機廠商最常提供的耳塞種類,由於材料的密度、厚度和形狀,矽膠耳塞之間存在顯著差異。材料越密,提供的隔離度越高,低音水平也越高;厚度越厚,柔韌性就越差,但若太軟,可能會在耳朵中塌陷;如果太硬,則會變得不舒服。

矽膠耳塞在高頻端的隔音效果很好,低頻端則要視貼合程度而定。另一方面,雖然相較其他種類的耳塞,矽膠耳塞的隔音效果較差,但其還是能提供相當程度的隔音效果,只需要注意是否與耳朵緊密貼合,因此還是很受歡迎。

在市面上,Sony的混合耳塞有著非常受歡迎的形狀,可與大多數耳朵貼合使用,而且有4種尺寸可供選擇;Westone的STAR(+ TRUEFIT FOAM)耳塞對許多人來說效果很好;而SpinFit 精心設計的耳塞具有多種不同的噴嘴尺寸。

海綿耳塞


因為海綿可塑性高,能夠隨著耳朵構造變型,所以能夠完美的貼合在耳道,提供極佳的舒適度、隔離度和密封度,隔音效果鶴立雞群,在低頻端的聲音表現優於矽膠耳塞,高頻部分則因為容易被海綿吸收,表現較差。同樣地,市面上也有專賣海綿耳塞的廠商,例如Comply。

不過,大多數的海綿耳塞無法清潔,而且價格也比較貴。

雙節膠耳塞



雙節膠耳塞相對於一般矽膠耳塞的優勢在於,有兩個獨立的區域可以與耳道密封,實現更好的隔音效果,能聽到更豐富的低音。然而,其缺點是可選擇的尺寸有限,要找到適合自己耳朵的雙節膠耳塞可能不太容易。如果您的耳道很大且很深,那麼Hi-Fi Man雙節膠耳塞效果應該會不錯。

三節膠耳塞



三節膠耳塞將雙節膠耳塞提升到更高的水平,如果您的耳道足夠深,其可以提供更好的密封和隔音效果。此外,三節膠耳塞通常可與帶有斜角噴嘴的耳機和耳掛式耳機配合使用,而且大多數三節膠耳塞都很柔軟,容易在耳道中彎曲並隔音。

客製化耳塞根據需求和個人耳道構造來打造耳塞,雖然能夠最完美貼合個人耳道,達到最好的隔音效果,但是考慮其相對較高的成本,可能不是一個划算的選項。

主動降噪的現況與限制

目前的降噪耳機的技術,在低頻的部分表現比較好,但是高頻的部分需要被動式降噪來輔助。人耳能聽到的音頻頻率為 20Hz-20,000Hz,目前市面上的主動降噪耳機降噪頻段為 100Hz-1,000Hz,因此在環境噪音、車輛、飛機等低頻聲音的抵銷是比較好的,而在高頻及人聲部分仍略不足,無法涵蓋整個頻段。

儘管如此,主動降噪耳機還是可以有效降低背景噪音,能夠以較低的音量聽音樂,不會傷害人類聽力,而且戴起來比較舒適。然而,主動降噪需要透過電力和降噪晶片來運作,所以價格比較昂貴,且品質差異很大,高品質的降噪耳機表現可以出色,但低品質的耳機則幾乎沒有任何效果。

人聲頻率範圍 100Hz – 8KHz
環境和車輛噪音範圍 100Hz – 1KHz

因為主動式降噪的限制,加上被動式降噪的特性,一款好的降噪耳機,可以利用主動式降噪耳機消除低頻環境噪音,高頻段的環境噪音需搭配被動降噪,這樣才能有較好的抗噪效果。

容易搞混的降噪技術

常常看到耳機廠商或買家標榜其耳機具有降噪技術,像是ANC、ENC、CVC和DSP,但消費者大多不知道其中的差別,而且如果賣方沒特別指出是哪一種降噪技術,更容易讓人誤以為都是可以讓人安靜享受音樂的主動降噪。

在此,為了將主題聚焦在ANC主動降噪,我們只簡單說明:DSP跟ANC一樣是都讓我們安靜地享受音樂,受益者在我方,但兩者的運作方式有些微的差異;而ENC和CVC都是讓跟我們通話的人可以清楚聽到我方語音的技術,受益者在對方。

ANC主動式降噪耳機的未來發展

Apple AirPods Pro 上市之後,相信會有一波主動式抗噪耳機的流行起來,未來將會有越來越多支援主動式降噪耳機,然而目前真無線的降噪耳機價格約7-8千元台幣,耳罩式降噪耳機約3千到1萬的行情價格,未來耳塞式、入耳式、耳罩式等耳機會有越來越多品牌加入這個行列,如果價格降低,相當有可能成為耳機的主流趨勢。

讓您秒懂得ANC主動式降噪影片

上面說了很多主動降噪的原理,不外乎希望讀者可以快速地了解何謂主動降噪,但如果看了文字的部分,還是不是很了解,可以觀看以下影片。影片中有充分比較,耳機在室內、室外,關閉降噪、開啟降噪的差異。

佩戴方式? 入耳 vs 真無線 vs 耳罩
ANC降噪科普看這篇!最值得購買的降噪耳機推薦丨2020最新-TechTeller (科技說)降噪耳機的形態差異 (by佩戴方式)

雖然這篇文章以介紹耳罩式降噪耳機為主,但我們還是科普一下因為佩戴方式延伸出來的三種佩戴方式。

降噪耳機依據佩戴方式不同,一般分為耳罩式降噪耳機、入耳式降噪耳機、真無線降噪耳機。以降噪效果來說,耳罩式降噪耳機的降噪效果是最好的,因為它能完整的Cover住聽者的耳朵,所以在物理被動抗噪效果也是相當好的。但由於耳罩降噪耳機通常會比較笨重,所以有些用戶會傾向選擇前兩種降噪耳機來換取便攜性。

貼耳式降噪耳機則是相對耳罩式降噪耳機更加舒適,但降噪效果沒這麼好。

入耳式降噪耳機由於直接深入耳道的關係,所以降噪效果跟ANC搭配起來也相當好,非常方便攜帶,但是也有些用戶不喜歡入耳式降噪耳機的侵入感,覺得不舒服。

降噪效果

耳罩式 >入耳式 >貼耳式 >真無線

舒適程度

真無線>入耳式>貼耳式>耳罩式

購買降噪耳機的考量因素
ANC降噪科普看這篇!最值得購買的降噪耳機推薦丨2020最新-TechTeller (科技說)購買降噪耳機的考量因素
降噪效果如何
除了耳罩耳機都具備的被動降噪效果,關於主動降噪效果的評估,購買前還要考慮到降噪晶片、降噪的方式(前饋?反饋? 複合式?),是採用類比降噪方案還是數位降噪方案?佩戴的方式(入耳?耳罩? 貼耳?) 這些因素都會大大影響到降噪的效果。

一般來說複合式降噪+數位降噪+耳罩耳機的搭配效果最好
音質水準

音質水準在耳機上,最直接影響就是聲學與腔體構造的設計、驅動單元的大小。主觀因素來說,耳機的調音師對耳機的EQ出廠調校也非常重要,是強調重低音?均衡音?還是高音優先,這個則是相對主觀的,所以對於EQ sound signature有要求的聽者一定要自行測試才會準確。

除了耳機本體上,音源也是極其重要的因素,所以不要買了好耳機忘了音源。音源是否為無損,音頻格式是什麼?音源輸出裝置是否能夠傳輸高品質的音源也相當重要。
有線無線通用

耳機是否支援3.5mm AUX的音頻輸出也是可以考量的因素,一來藍牙降噪耳機若沒電則可以用有線來聽音樂,二來3.5mm 音頻孔的音質在傳輸上衰減率低,音質表現會更細膩,所以通常選擇藍牙降噪耳機如果支援有線3.5mm會更好。除此之外,3.5mm音頻線的線材也會影響到音質,不過這又是比較小的影響因素,這邊就不贅述了
能否折疊,方便隨身攜帶?

雖然耳罩耳機相對笨重,但如果有收納的轉軸設計則便利許多,有更好的空間利用率在外出旅行、出差也會方便很多,所以如果喜歡帶著耳機啪啪照的你,或許可以將耳機是否能折疊納入優先考量因素哦。
佩戴方式(耳機類型)、佩戴舒適性

主要分為On-ear, Over-ear, In-ear (貼耳、耳罩、入耳)的三種佩戴方式,三種不同類型的耳機就會有不同的降噪性能,一般而言Over-ear降噪效果最好,而In-ear的舒適性最好,不過降噪效果就沒有Over-ear這麼好,購買前需要好好研究一下哪個最適合你哦。
出廠配件

以支援3.5mm的藍牙降噪耳機來說,如果考慮使用場景的話,很多商務客會需要帶上飛機使用,這時候航空轉接頭就相當方便了,因為通常飛機上是不能開藍牙功能的。有了航空轉接頭之後,可以將降噪耳機接在飛機上的多媒體播放器,打開降噪,跟飛機標配的耳機不是一個檔次的高品質降噪享受。所以出廠配件有沒有附上3.5mm音頻線、 航空轉接頭、旅行收納盒..等,都是可以納入考量的因素哦。
續航力與充電
降噪耳機一般來說至少要有20hrs以上的續航力才夠用,因為帶著藍牙降噪耳機出差加等飛機的時間, 加上路途交通工具轉換時間,應該最少都要10小時起跳,搭配好一點的類別與降噪晶片,可以更有效的控制功耗。

像是快速充電功能,充電5分鐘即可使用2至3小時,充電45分鐘就可以完整充電使用30小時,我覺得這是一種將手機的QC 3.0、PD充電移植到耳機的概念,這也是用戶移植期待的技術,所以我覺得在現在時間寶貴的情況下,充電速度也是一個考量點。
1連2配對 (多點技術)

藍牙耳機是否能支援“ 1對2 ”或俗稱“1拖2”,意思就是藍牙耳機可以同時配對兩個裝置 (ex. 兩隻手機,或是一隻手機、一台電腦),而且同時可以在多個配對的裝置間的音源切換自如。這個技術相當方便,在藍牙的技術叫做“多點技術”或“多點連線”。
有些剪輯師、或是多工工作者,需要這樣的技術,多個裝置間的音訊切換就會更加方便與有效率。雖然多點技術並非剛需,但是有這個技術的耳罩藍牙耳機絕對是大大加分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