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城砦南面,有條福佬村道,是一條長約350米的南北縱向的道路,北接賈炳達道,南接太子道。英文路名照中文路名直譯而成 Fuk Lo Tsun Road。
可見這條路原為福佬村所在地,當九龍城砦的城牆未拆去時,城外有村落及禾田,也有不少古蹟。該處有很多街道的命名,與古蹟和村落有關, 福佬村道只是其一而已。
名字來源
福佬村位於現時福佬村道附近,村址約在聯合道與福佬村道之間。這條村並不古老,嘉慶年間的「新安縣志」並無這條村的村名, 它是在香港開埠後才聚眾成村的。
1920年代初,福佬村道仍未開發,有數百名來自福建及廣東海豐縣、陸豐縣的人居住。當時來自福建的稱為「福佬」,海豐、陸豐的人稱為「鶴佬」。由於來自福建的村民較多,因此稱為福佬村。
究竟所謂「福佬」呢? 據許地山在「廣東文物」發表的文章,指出香港人所稱的福佬,是指由福建移居的人,因為他們來自福建省,所說的方言又是福建話,是以本地人名之為「福佬」,他們自己也自稱為「福佬」。廣府話稱人為佬,福佬就是福建人的簡稱。
九龍城區在1930年代的發展,福佬村亦被清拆,改闢道路。為了紀念道路的前身,便命名為福佬村道。
黃昏時份的福佬村道
背景
香港開埠之後,滿清政府害怕英國人得寸進尺,除了加強兵力防守九龍一帶之外,並將九龍城砦升級為九龍協,築城防守。但只築城是不夠的,還採用「移民實邊」的政策,這政策是將大批人民遷徙到邊境地方來耕種,以協助防守邊疆。
此種政策是中國傳統的政策,因為邊疆有人民耕種,則邊疆的粮食可以自給,不必由內地運來,同時移民生於斯長於斯,深怕外人侵略,有共同防守的作用。福佬村就是當時從福建移民來充實邊防時開村的。
當時九龍城牆外的荒地,仍屬沖積地,地質仍鹹,開墾耕種不易,故本地人甚少開墾,只有新移民才肯大量使用人力,戰爭後荒田變良田,就成村落。
國際戲院。
九龍城福佬村道,現今是成龍居。
典故
福佬村道的轉角處還存留着一塊大理石,「佬」字被歲月蝕去了左半邊,剩下「老」,變成「福老村」。
福佬村道與獅子石道和侯王道是三條東西走向的平行街道。福佬村道與侯王道中間隔了一條獅子石道。當時的「佬」們,活動範圍被限制在獅子石道的一側;而侯王道居住生活的是所謂權貴們。
另一版本是現時的福佬村道並非最開始的福佬村所在地。據《九龍寨城志·卷十九》記載,原本的福佬村,位於距離現在的福佬村道約1.5公里處的海旁。居民都是爲了躲避戰亂,由福建沿海一帶南下,到了這個小漁村。其後,沿海一帶多了許多印度人和泰國人。人們開始劃分界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