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后
本名 「林默娘」,人稱「媽祖」、「天妃」或「亞禡」等,法相多為容貌端莊的女姓,頭戴鳳冠,身披紅衣。天后相傳降生於 北宋初年的福建莆田,出生時有祥光異香,出生直至彌月,不聞哭聲,故名默娘。十三歲時遇方士授學,十六歲觀井得符,學成後能 知未來,起病扶衰。
傳說默娘常 元神出竅拯救海上遇險者,某日父兄出海遇險,默娘只能救回兄長,父沒頂,人稱孝女。二十八歲飛昇後,常於海上救渡遇險者,包括七下西洋的鄭和。隨海上貿易 頻繁及往海外謀生者眾,天后信仰傳遍世界不同角落。香港的天后廟,數目為各廟之冠,共三百多所,多年來香火不衰。
筲箕灣天后廟
筲箕灣天后廟,位於香港島筲箕灣筲箕灣東大街53號,港鐵港島綫筲箕灣站B1出口(沿筲箕灣東大街徒步約5分鐘或搭電車直行3分鐘),天后廟兩旁的街道,南面爲西元里,北面為廟東街。現已被列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並由華人廟宇委員會管理。
一八七一年那次風災, 可以說是香港近百年來最嚴重的風災, 事隔幾年後, 昂船洲發現這次風災死難者白骨百餘具, 可見這次風災的嚴重性。
風災發生於當年八月十二日,颱風從東南方吹來,整整襲擊香港一晝夜。不但香港死數千人,澳門亦有萬人被波神召去。
翌日吹到廣州時,珠江三角洲沿海一帶都飽受蹂躪。
『廣州府誌』記載,同治十三年八月十三日,廣州颱風大作,損壞房屋船筏無數。颱風東南海上起, 頃刻潮高二丈,濁若泥澤。澳門壞船千餘,溺死萬人,檢得死者七千。香港死者數千,緝私船亦損壞。香山、順德、圍破堤汒,沿海居民受影響最大。
甲戍風暴據稱來得突然,瞬間即襲來港,覆舟毀屋無數。那時香港筲箕灣的居民以漁農為主,漁民首當其衝,即使是沿岸的居民,亦不少慘死,數目一時難以估計。當時由華人慈善團體東華醫院負責,將全港死難者葬於西環雞籠環,即今日近華富邨附近。
不料事隔六年,有人發現昂船洲上竟有百餘白骨,研究結果,認為是甲戍風暴鼇罹難者, 因此與當年殮葬的死者一起合葬,建成義塚,由當時的港督軒尼斯提議並撥款興建。當年東華醫院的董事,特別立碑一份,上書『遭風義塚』,詳細記述這事。
風災後, 香港傷亡無數,天后廟亦被摧毀,但以全港計算,筲箕灣損失最少。坊眾認為是天后娘娘以身保護坊眾所致,因此附近街坊再集資興建今日的東大街天后廟。
一九四六年三月廿一日,該廟因為阿公岩一次彈藥庫爆炸而嚴重損毀,所以於一九四八年曾作大型重修。歷史上此廟曾分別於光緒二年(一八七六年)、光緒二十八年(一九零二年)、一九二零年、一九四八年及二零零五年進行維修工程。
筲箕灣天后廟是一座兩進三間式廟宇,漁民供奉媽祖(天后)以祈求風調雨順,漁獲豐收。
除天后外,廟內亦供奉關帝、呂祖、黃大仙、觀音等神祇,因此該廟也有「觀音借庫」的傳統習俗,在每年農曆正月廿六舉行。
廟內現仍存有南海人潘黎閣撰寫的『天后廟重修碑記』,證明此廟是在一八七四年遭風災後重建的。廟內現仍存放著逾百年的古鐘、碑銘、牌匾、壁畫、木刻及石灣陶塑等歷史文物;此外,天后座前的千里眼及順風耳塑工一流,非常精緻,極具觀賞價值。
每年農曆三月廿三日是天后誕,當日不少團體及居民均會帶備祭品前往天后廟酬神,祈求保祐風調雨順、經濟繁榮及民康物阜。
銅鑼灣天后廟
銅鑼灣天后廟,又稱燈籠洲天后古廟或簡稱天后古廟,位於香港島銅鑼灣天后廟道10號,港鐵港島綫天后站A1出口。
銅鑼灣天后廟始建於清乾隆十二年(一七四七年),距今已有二百八十多年,由戴仕蕃建造,當時稱之為「鹽船灣紅香爐廟」,天后廟的業權至今仍為戴氏族人(戴氏福堂有限公司)所擁有,1928年通過的《華人廟宇條例》,規定全港廟宇由華人廟宇委員會管理,但紅香爐天后廟獲豁免,仍由戴氏族人自行管理,是一個非常特別的例子。
銅鑼灣天后廟主祀神靈是天后娘娘,另祀神靈為觀音、正財神及包公。附近的地鐵站亦命名為「天后站」。該建築被列作香港法定古蹟。
建廟傳說
傳說一
至於建廟的經過也十分有趣,當年香港十分荒蕪,戴姓漁民正在香港附近的海域捕魚,忽然發覺海面上漂著一個紅色的香爐,爐中仍有香火,相信是從福建夏門一帶漂來,於是把它撈起並放在香港島上。不久,福建漁民途經香港時,發現此香爐,便想把它送回福建,但香港漁民不肯,並曾發生打鬥。
後來,紅香爐終要送返福建,但途中突然失蹤,並神奇地在香港現址出現,漁民更覺驚奇,深信是天后娘娘顯靈,於是在現址建天后廟,當時名為「香港銅鑼灣燈籠洲天后古廟」,並把紅香爐放於廟中供奉,用這個香爐來上香奉祀,由於靈驗之故,廟貌便發展起來;故此廟所在地改稱為「紅香爐山」,沖來香爐的港口改稱為「紅香爐港」。及後「紅香爐港」泛指港島一帶,亦是「香港」的命名。而廟的外牆上方,繪有不少描述當年情形的壁畫,極具歷史價值。
傳說二
銅鑼灣天后廟約於十八世紀初由戴氏家族所建。戴氏為來自廣東惠州惠陽淡水的客家人,初時定居九龍灣一條名「蒲崗」的村莊,戴氏常渡海至港島沿岸割草,相傳其族人在岸邊拾得一具神像,遂為其立祠供奉。其後善信漸多,香火漸盛,遂籌募經費,興建一座正式的天后廟。
銅鑼灣天后廟原本建於海邊的高台之上,背靠炮台山,面向維多利亞港,雖歷經多次重修,先在道光甲辰(1844年)重修,至今仍保持着同治七年(1868年)第二次規模宏大重修時的面貌。
天后廟為二進式的中式傳統建築,面闊三間,以青磚建成,屋頂蓋以綠色琉璃瓦,採用左右對稱佈局,第一進為門屋,正門為前檐廊式設計,正門後設置擋中用作擋煞,兩進之間的天井加蓋屋頂而成為香亭,後方便是供奉神袋像的正廳主殿,設有光緒二年的石製神枱。
兩傍各有一個側殿,左為「戴福堂」而右為「百家神殿」,側殿前各有天井及獨立出口通往廟外或經上書前「瞻雲」後「龍化」和前「就日」後「虎變」的左右月門進入香亭。天井照壁分別有龍和虎的灰塑裝飾。
廟門橫額《天后古廟》四個大字,廟門外部石樑有同治七年的字樣,兩旁有道光廿五年(1845年)雕刻有「興邑刁爵」字樣的石獅,及光緒廿八年(1902年)的銅聚寶爐和香爐。
門屋正脊分3層,上層為「二龍爭珠」,中層是以中國戲曲人物陶塑裝飾的石灣花脊,而下層則為彩繪,但大部分已經脫落,兩端飾以上有鰲魚的博古。正廳正脊與門樓正脊類似,惟沒有「二龍爭珠」。山牆兩端的墀頭有分別寫上「富貴」和「壽考」的花鳥灰塑。
坪洲天后宮
天后行鄉的結尾在富有生氣的環節下進行:巡遊隊伍在天后廟前的大街盡頭開始,連人帶樂器/龍/蟹/龍蝦一起高速奔向天后廟,煞是狀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