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份投資理論皆教導普羅大眾長期持有資產的好處,在長達十數年或以上的投資時期,持有股票或房地產可以成為對抗通脹的投資,在不同的時期,股票或房地產各自成為大眾投資的最愛,例如近年香港的房地產、2007年前的港股、2000年科網熱爆破前的美股等等。
香港房地產經過15年後97貨亦能守和,NASDAQ現時雖然與2000年高位仍有4成差距,但亦可歸咎只是集中科技行業,並不代表整個美股市場,反而日本股市及房地產最近三十多年的熊市,成為長線投資可行性的最大反面教材。
無論香港股票或房地產投資,長期願景主要繫於中國經濟發展,近年有人提出中國將會近似90年後的日本,讓我們看看90年前的日本,再作結論。
83年,日經平均指數為8800,86年升至16400,升幅近一倍。87年3月,日本股票市場的市價佔全世界的36%,超過美國居世界第一,日經平均指數最高接近40000大關,佔全球股市市價總額的42%。如果從85年算起,到89年為止,日本股票價格在四年時間內平均增長率高達49%,而同期實際GDP增長只有4%,市盈率最高時超過70倍。六大城市市區用地平均指數86年為40,90年達到110,四年間上漲了近3倍,大家應曾聽聞日本供樓需要供三代的情況。
日本當時人均收入已達世界高水平,往後GDP增長長期處於低位,不能以時間擠走泡沫。可幸中國已擠走股市泡沫,最重要人均收入不高,GDP雖放緩但仍以高速增長,樓市泡沫隨收入增加會減退,中國經濟發展前景和當年日本遠不同。
成報吳系講股
2012年5月7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