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分析過無論以長期、中期角度的數據分析,持有股票應勝過現金,但其實性格對投資者的投資取向影響比客觀數據更大,例如性格悲觀的人,對未來會比較謹慎,亦易於受媒體對經濟或公司負面報導的影響,過度擔憂,股票跌時更會想得更差,所以在股市低迷時多數只會靠邊站,就算持股也傾向短線,因為易被震走,不能長揸。
筆者算是樂觀的人,就算經濟不佳、股市低迷,只要相信世界不會末日,大家便仍要吃飯、居住、購物等,工作如舊、消費如舊,所以股市跌得多後估值低時,筆者多數已經滿倉股票。
其實每個人在資產配置的策略,是從他的知識(不限於財務方面)、性格、對未來及經濟前景預期所融合的結果,因為性格不同,就算對將來的睇法近似,投資取向也不一樣,沒有絕對的對與錯。
另一個前文論及的問題,是在現今不確定性高漲的時候,應否沽出部份持股轉成現金,等待股市再跌在更低位時買回。筆者認為這個問題等於應否猜測股市的去向、經濟的起伏等等,如果相信上週提及的《Stocks for the Long Run》,能夠準確預料經濟起伏需要有預言家的預知能力,投資者想憑觀察及分析現時經濟狀況來預測未來狀況,實在是高難度動作。
加上股市見頂向下會早於經濟見頂,見底向上也早於經濟復蘇,投資者想憑經濟好壞來判斷股票的買賣時機,屢見不鮮是當經濟好景,市場樂觀時在高價買入股票,當經濟在低谷,市場悲觀時卻在低價沽出股票。
早前拜讀麥嘉華博士的文章,也表示聰明如聯儲局一眾理事和分析師,就算擁有遠較市場多的第一手經濟資訊,預測經濟的表現亦強差人意,何況眾羅大眾。
既然憑觀察經濟的好壞,未必可以幫忙大家決定適合的出市入市時機,是否表示我們只能用「Buy and Hold」策略,明天續談。
新報吳系講股
2012年6月14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